(下)
N多年前,有幸遇到国内一位影视编剧界的老前辈。这位老前辈在详细审读过我的文字后,极力建议我改行做编剧并去往东北发展;在此后的数月时间里,他多次来电,说:以你的人生经历,以你的资质才华,我担保你在三年内崭露头角,甚至最终有可能超过《××爱情》的编剧!
我拒绝了。从那以后,老前辈再也没有和我联系过。
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我生性喜欢清静,喜欢沉下心来默默无闻的做些观察和研究。
福克纳的故乡在密西西比的奥克斯福,福克纳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奥克斯福度过。福克纳用自己对故乡的全部爱憎,把城市的历史与现实、时代的沿革与变迁、人们的痛苦与困惑……幻化为灵感之源,诉诸笔头纸端,最终创造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
正如湘西之于沈从文,高密之于莫言,商州之于贾平凹,一个真正的作家,永远都会需要一个可供思考探索、可供汲取养料的客体;而最好的客体则是他的故乡。故乡的屋宅、树木、水塘甚至水塘边的苇荷,故乡的土路、河溪、沟坎、田野甚至田野里的墓碑,故乡的东家大婶、西院二伯甚至张三李四王五,故乡的鸡尿湿麦秸、羊啃食麦苗甚至打水时木桶掉进井里、拉车时车轮碾出辙痕的琐碎小事,都有可能成为他记忆中永远不能漏掉的东西,都有可能经过反复筛滤而成为他的小说的原料。
近几年来,我先后写作出了《缴公粮》《槐花飘过村庄》《邓州风物志之家 故园 老地方》《在希望的田野上》乃至这部《王二盟脱贫记》等数百万字的小说,其中的原料全部来自我所熟悉的农村,来自我所熟悉的故乡。
我愿付出毕生的精力向福克纳学习,也许有朝一日,我也能创造出一个五光十色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
正因如此,长久以来,我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既清苦又疲累的生活,每日里都在拼命地挤时间,每日里都在拼命的读、看和写;每当发现一段和我写作有关或者能给我写作以启发的文字,便迫不及待地画下来记下来,每当想到一个可做小说用的情节或者故事,哪怕是在三更半夜,也要立即爬起来抓过纸笔草草的写上几句……
虽然,后来几乎再也没遇到过外出看世界的机会,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相信天道酬勤的古语,也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的道理。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说过:一个人越是具有受苦,或是接受苦痛的能力,他就越具有人——也就是神——的质性。
小说最初时候命名为《大陂村首富》,但现在我觉得这题目太过迎合市场,且不能使人一目了然,于是决定修改为《王二盟脱贫记》。
闲言絮语,权作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