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大 戏

2021-06-02 11:35:18 作者:柳 禹 来源:
分享到:

小时候,活跃在乡间走街串巷的有鼓儿哼、耍猴儿,还有玩把戏等,但最热闹、影响最大的就是唱大戏了。

村里人热心联系戏班子,请的都是外地剧团,主要是曲剧团和豫剧团,有时是宛梆(据说飘腔最有特色);演出时间多安排在不冷不热的三四月份,也就是麦收前的农闲季节,时间持续三五天不等。

一听说要有剧团过来,四邻八乡的戏迷们都会扛上凳子,有的甚至推着拉车拉上老人赶过来;本庄有亲戚的自不必费事,提前都会有人捎信邀请过来看戏,来后好生招待一番。所以,看戏不单是一种文化盛宴,同时也是加深亲情、友情的绝妙方式。

小孩子们也喜欢看戏,戏看不大懂,不过是人多凑着看个热闹罢了。锣鼓一响,小孩子们就凑到戏台前叽叽喳喳看艺人们敲锣打鼓热场子;演出中间还会好奇地爬上戏台,跑到戏台后边看演员描眉化妆,再不就是闹缠大人给买个花喜桃、焦花生、甘蔗、凉粉等零食吃。至于演员们舞台上咿咿呀呀唱的什么已无关紧要,紧要的就是能看到舞台上插科打诨风趣搞笑的三花脸(丑角),还有扯着嗓门吼天吼地的包文拯(净角)。

在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的时代,一场大戏之后留给小孩子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但事后会模仿那舞台上的唱念坐打,甚或有想跟剧团远走高飞的冲动。月明之夜,一起子小孩也会装模作样地分角色,你当娘娘,我当包拯,他当张龙赵虎,锅底黑烟子抹点,就算是化妆学着唱戏了,倒也妙趣横生。

现如今细细品味那些经典唱段,可真是耐人寻味。试举几段唱词回味赏析:

(一)《收姜维》(申凤梅):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听山人把情由细说端详。想当年长坂坡你有名上将,一杆枪战曹兵无人阻挡。如今你年纪迈发如霜降,怎比那姜伯约血气方刚?……

(二)《卷席筒》(海连池):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熬煎。二解差好比那牛头马面,他和我一说话就把那脸翻。途中我只把嫂嫂埋怨,为弟我起解时你在哪边?小金哥和玉妮儿难得相见,叔侄们再不能一块去玩,哎呀,再不能中岳庙里把戏看,再不能少林寺里看打拳……

(三)《陈三两》(张新芳):陈三两迈步上宫廷,举目抬头看分明。衙门好比阎罗殿,大堂好比剥皮厅。可怜我青楼苦命女,今日落入虎口中。……

(四)《穆桂英挂帅》(马金凤):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震,天波府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盔压苍鬓,铁甲的战袍又披上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呀上写着穆氏桂英,我五十三岁又出征。……

(五)《白奶奶醉酒》(毛爱莲):好一个俊俏的赵凤英,话不虚传是真情。她恭恭敬敬施一礼,果然是知书达理又聪明,适方才她把我干娘叫。好似风吹响银铃,又好比小玉杯碰金钟,滴铃铃铃铃呀滴铃铃铃铃,滴铃铃的脆铮铮。我的好乖乖,你咋喊的恁好听……

戏曲唱词的耐人寻味,戏曲调子的婉转悠扬,戏曲情节中反映出的人情世故、贤愚忠奸、因果报应等,无不折射出我们这个民族善良纯朴、嫉恶如仇、保家卫国、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还有同情弱者、豪侠忠勇、匡扶正义、喜庆圆满的理想追求。

看大戏也是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承和道德的教育,进行着价值观的培养和艺术的熏陶。豫西南一带的大调曲子煞是有名,南阳是全国命名的曲艺之乡,邓州还有曲剧皇后张新芳,可以说地方曲艺有深厚的根基。我相信即便在媒体高度发达、娱乐方式日趋多元的时代,回归传统的潮流下,戏曲仍然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