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瓜趣事

2021-07-13 10:34:12 作者:赵光选 来源:
分享到:

那年我大概八、九岁吧。生产队为了发展经济,在离村子外约400米远的一块土地上种西瓜,由一个六十多岁、外号叫“黑老包”的村民看管瓜田。“黑老包”年轻时在外地帮人种瓜多年,有经验。他脸长得黑,人又严厉。当时谁家小孩哭闹了,一嚷“黑老包”来了,小孩立马停止哭闹,所以,看瓜田的活儿就非“黑老包”莫属了。

西瓜逐渐成熟了,“黑老包”不负重望,吃住在瓜田中央一个瓜庵里,每天多次巡逻,夜晚也巡逻,使瓜田秋毫无犯。队长夸赞“黑老包”工作认真,看瓜有功,并让记工员每天给他增加了工分,“黑老包”工作更勤奋了,看瓜的劲头更足了。

“黑老包”有一个独苗孙子,那年九岁,和我岁数相仿。一次,他和我们玩耍后,闲聊中不小心说漏了嘴,说他想吃西瓜了,就趁天黑溜到他爷看瓜的庵里,他爷早给他备好一个大西瓜吃,并说“那瓜可甜了!”听得小伙伴们口水直流!

“那瓜可甜了”像印在小伙伴们心里似的,大家在一起时,谈得最多的都是西瓜。

一次,比我大一岁的好朋友小明把我拉到一旁,悄悄地说:“人家‘黑老包’的孙娃儿都能吃西瓜,为啥咱们不能?”“因为看瓜的是人家爷。”小明说:“那咱爷不看瓜,不行咱们去偷西瓜吃!”

于是,小明和我经过多次观察,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开始行动了。

那块瓜田邻近一条水沟,沟半边长满了茂密的高粱,我们正好借高粱做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游泳来到瓜田旁。到那里后,因为害怕“黑老包”的威严,都不敢擅自去瓜田偷瓜,经过商议,最后利用“石头剪刀布”的办法来决定谁去偷西瓜。几个回合下来,小明输了。他硬着头皮,不情愿地爬出水沟,在沟沿察看几分钟,瓜田中央的瓜庵静悄悄,确认“黑老包”在瓜庵后,猛虎般飞跃到瓜田,三下五除二摘个西瓜,抱着瓜来到沟边,一用力随手把瓜滚到水里,我正好接住。他又摘了一个西瓜,连滚带爬地下了水沟,与我一起抱瓜游水迅速离开这一危险之地。等游到较茂密的高粱下,在水中开始吃瓜。我们这时顾不得天气炎热,顾不得高粱锋利的叶子划得胳膊、身上火辣辣的疼痛,只想着瓜的甜蜜。第一个瓜,俺俩用小拳头猛打也打不开,后来只好在沟壁摔了几下,才摔开,但摔开了吃不成——白瓤白籽,生瓜蛋子!第二个西瓜,我抱着,小明一拳砸下,“嘭”一声开了。只见红瓤黑籽,吃一口,沙甜沙甜!

后来,随着瓜田里的西瓜成熟得越来越多,西瓜也不断地丢失。队长看“黑老包”确实是一人难抵四面风,再不采取措施,种西瓜发展经济的梦想将成泡影。于是他加派了四个壮劳力和“黑老包”一起看瓜,从此,瓜田基本平安无事了。

再后来,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我和小明偷吃过队里的西瓜,还有其他一些小伙伴也偷过。这话传到了“黑老包”的耳朵中,他放出狠话:“等我哪天逮住这俩小鳖孙,我非弄根铁丝穿着他俩的耳朵,把他们拴在瓜庵的柱子上,让他们黑天白日地给队里看瓜”。听到这话后,小伙伴们信以为真,我和小明更是整天如惊弓之鸟,生怕被“黑老包”逮住。

时间慢慢过去,倒也相安无事。可到了那年冬天,村民在村北边一个坑塘挑塘泥用来沤肥,我和小明等小伙伴也到那儿玩,竟不期而遇“黑老包”,只听他大喝一声:“好啊,可见着这俩小鳖孙啦,别让跑啦,抓住他们!”说罢,他真撂下挑子,像要撵我们的样子。我和小明等小伙伴听到吼声,早吓得魂飞魄散,一撒腿就飞似的向家的方向跑去。小明家最近,他在前面跑,我和小伙伴们在后边撵,等到他家门口,他迅速卸开一扇薄门,侧身进去后又合起,我们推了几下推不开,就又赶紧向自己的家奔去。

我跑到叔父家门前,从门缝往里挤,挤不进去,索性把小棉袄脱了,又挤了两下,勉强挤进屋,把门栓插上,又找一个木棍顶死。就两间房,看无藏身之地,最后我只好藏到了床底下。一会儿工夫,听得叫门声,我在床下吓得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后来听出是小明在叫门,也许他想自家不安全,来找我躲避。任他喊破嗓子,我就是不应声,谁让你不让我进你家呢!喊了一会儿,小明看没人应声,只得去别处躲藏了。我躲在叔父家床下,一直待到傍晚吃晚饭的时候,听见母亲喊我回家喝汤,才战战兢兢地从床下爬出来,悄悄地回家吃饭。

那些年,我多次像躲瘟神似的躲着“黑老包”。那次惊吓,多年的阴影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有时在梦里被惊醒……

人啊,真是从小就不能干坏事,哪怕是很小的坏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