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那棵树

2019-09-10 11:03:30 作者:冯 兵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隔窗就能看到那棵树,每次看到它的时候,它都在摇动枝叶,向我点头、微笑、招手。当我把手伸出窗外,想和它轻轻相握的时候,我发现,在风的吹拂下,它的枝条也在向我这边努力靠拢,但我却始终触摸不到它的肌肤。

  这是一种叫香樟的树,是一种四季常青的乔木。小时候,我冬天看到四季常青的树就会觉得很神奇,感到这些树木的树叶只长不落太不可思议,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些树不是不落叶,而是新叶长出来之后,旧叶才落,所以才会给人四季常青的感觉。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棵树是2003年春天种上的,距今已有16年了。之所以把这个时间记得特别清楚,是因为那年的秋天,南阳市一所重点初中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让我去那里上班。

  经过反复考虑,我还是放弃了那次机会,虽然事后知道这件事的很多人都觉得可惜,可他们不知道我对脚下这方土地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在种下这棵树之前,我已在这里生活了将近10年的时间。

  1994年春节过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用架子车把学校的一些物品从位于花园街的老学校拉到这里。在这里,我看到了这所新的校园从一栋楼到两栋楼再到三栋楼;在这里,我目睹了校园怎样从没有一棵树到树木葱茏,花草遍地;在这里,我见证了它一步步从薄弱之校走上了振兴之路;在这里,我们一个战壕的战友越来越多,逐渐强大;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

  学校刚搬过来时,这里很是荒凉。于是,老师们把那一片片荒地都开垦出来,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小菜园,种上了萝卜、白菜、豆角、西虹柿等。上班我们在学生心田播种,下班大家在菜园播种,那劳动的场景也成了八小时之外的风景。

  记得有一年我还种了花生,在收获的时候邀了几位同事到家吃水煮花生,大家一起品尝丰收的欢乐,那谈笑风生的热闹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后来,那菜园变成了花园、操场、小路、竹林、自行车棚……

  从教学楼上俯瞰花园,里面的小路交错相通,构成了一幅大鹏展翅的图案,那是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花园中的花木俯仰生姿,红叶碧桃,十里香、广玉兰、兰草、栀子花、白三叶融为一体,一些不知名的花草也夹杂其中,花园里四季都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教学楼前的竹林也成了别样的风景,竹林下面摆放着精致的石凳,这里成了大家休息时的好去处。竹林旁边种的是桂花树,让人一看就想起两个字“竹桂”,无形之中就显示了这方净土的高雅与纯洁。

  那棵香樟树是后来才有的,当然不只是一棵,校园中央大道的两侧都是,只不过这一棵离我住的地方最近。校园里刚有香樟树的时候,透过我的窗户,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教学楼,而现在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教学楼的一角了。

  这棵香樟树也真奇怪,好像很有灵气,它的主干上有五个粗大的丫枝,顺着丫枝往上生长,往周围伸展,就好像它知道它生长的这方厚重的土地曾经叫邓州市城区五初中一样。

  五初中以前并不在这里,是在1994年迁入现址的,以前在花园街,是天后宫所在的位置。

  天后宫是纪念海上女神妈祖的地方,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病逝,他留在福建铜山的部下黄廷降清,于康熙七年率十万大军北上,行到卢沟桥时,康熙颁诏南下疏散屯垦。黄廷一路南下分兵,来到南阳府后,分居方城、唐河、新野、邓州、镇平、内乡等县,黄廷被封为“慕义伯”,来到邓州后,他亲带五营亲兵屯垦于邓州城西湍河南岸一带。为了纪念家乡,让士兵们牢记自己的根,在邓州建立了天后宫,现在的天后宫仅存石匾和两块碑了。

  我刚毕业的时候就分配在五初中,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感受到了五初中人的淳朴善良和团结协作。

  记得刚毕业时,我孤身一人住在学校的小房子里,一次生病没人照顾,是一个小院的老师把饭做好送到了我的床前;记得一次集体去南阳十三中学习,在路上,大家觉得我穿着单薄,硬是在学习间隙到街上买了毛线和针,大家接力为我织了一件毛衣,那件深黄色的毛衣我至今视为珍藏。

  在这里,我感受到的不是因为工作原因而聚在一起的同事关系,而是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常说“你是单位的草,却是家庭的天”,我觉得也正是这一棵棵草组成了单位这个家庭的天。大家牢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年送走的是学生,留下的是弟兄姐妹情,于是才有了五初中这个和谐奋进凝聚力强的大家庭。

  花园街的老学校没有香樟树,但却有一口不知多少年的铜钟,敲钟的时候,那钟声不因斑驳的锈迹而黯然失色,相反,声音越来越清亮,在大家的心中久久回响。

  花园街的老学校迁出已有二十多年了,很多老物什都已不复存在,唯有那口平时待在角落里考试时依旧响起的铜钟,却时不时地把大家的思绪拉到往昔,就像眼前的香樟树引起我无限的思绪一样。

  以前我和这棵香樟树是朝夕相处,而现在却不是了。

  2016年学区制改革,五初中和一初中合为一初中学区,老师们也打乱再融合了,以前经常见的弟兄姐妹们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了,钟声和树影成了大家共同的记忆。

  好像冥冥之中自有轮回,我是1986年的夏天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一初中去上的高中,30年之后又回到了这里,这里是我的母校。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而今已走出半生,归来却历尽沧桑,这并不是为赋新诗强作愁,我知道,一个新的开始已经在脚下铺开。

  一阵微风吹来,香樟树的枝条向我的窗户飘来,我想伸手去拉,可它在风的吹拂下,竟又离我远去,就像那渐行渐远的记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