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扶(1898年—1970年)男,汉族,邓州市龙堰乡曹营村人,是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四大古筝流派之“河南筝”奠基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头曲的集大成者和河南大调曲子主要流派——曹派大调曲子创始人。
1948年春,邓县解放之初,曹东扶组建邓县大调曲子研究社。1951年他率领研究社的同道投入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亲自创编《侵朝阴谋》《抗美援朝》等曲段,深入乡村义演,给抗美援朝志愿军捐献“鲁迅号”飞机,并为国家捐献了价值150多万元(时价)的棉花与烟叶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曹东扶曾多次带领学生进入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宾演出,是当时中国音协确定的每年为其祝寿的全国15个老音乐家之一。
曹东扶为邓州曲友熟知,这里讲几个民间流传的曹东扶的故事,让我们从“民声”中感知一代艺术大师的德艺双馨。
解放前,曹东扶在邓县汉洼演唱大调曲子《五员哭墓》,直唱得听众哭声一片,忽然间一位妇女站起来问曹东扶:“你说的那个窑婆是哪里的?我去找她算账去!”
“文革”期间曹东扶受到迫害,于1970年返回邓县,不久即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这一年深秋,西风萧瑟,曹东扶在夫人、女儿的搀扶下到南阳火车站换车,前往郑州看病。
夕阳如血,一位50多岁的三轮车工人看到曹东扶抱着筝,举步维艰,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曹东扶笑笑回答:“这是筝。”老工人听完回答猛有所悟,遂高兴地大喊:“您是曹圣人!”
喊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奋。几分钟工夫,曹东扶被热情的群众团团围住,在群众的热情邀请下,曹东扶忍住胃部的剧痛,临时在他的一位学生家的院子里即席演奏、演唱。他满头冷汗,依然拨弦不止,听者如醉如痴……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午夜,院子里人头攒动,大家争着要一睹大师的风采,争着与他握手。尽管此时的曹东扶病体虚弱,面容憔悴,然而在群众眼里他亦然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曹夫人心疼丈夫,劝他歇歇再弹。他却说:“不累,不累!”话刚出口,竟突然摔倒在院子中央……
翌日,曹东扶在郑州被确诊患了胃癌,不久离世。
1978年10月,河南省文化系统召开的第一个“拨乱平反”大会暨曹东扶同志追悼会前夕,为料理曹先生的后事,曹东扶生前的同事、知音,曾任民盟河南省委委员、省直文艺界支部主委、河南省歌舞剧院调研员的王开瑞奉命赴邓县办理相关事宜。返回省城时,为赶时间,王开瑞搭乘人力三轮车去火车站,途中和车夫闲聊,当这位中年车夫得知王开瑞是为料理曹东扶的后事而到邓县出差时,说啥也不收王开瑞的车钱。尽管王开瑞反复强调这是“公事公办”,他还是死活不肯收钱,并且说“你要坐的是一趟过路火车,座位很紧张。你快去检票,我先进站上车给你占个座位。”等王开瑞排队检票进站后,这位车夫果然在列车上隔着车窗向王开瑞招手,他还真的替王开瑞占了一个靠车窗的座位。列车即将启动,他还是执意不收王开瑞的车钱。他说:“曹先儿可是个好人!他虽然不认识我。可我从小就听他唱大调曲子。他去世这么多年了,你还能为他的家人操心,俺和他是老乡,当然也从心里感谢你!”
【相关链接】
1979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为曹东扶平反昭雪,省文化局特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举办纪念音乐会。1990年,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音协隆重举行曹东扶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并举办纪念音乐会。1998年12月,在曹东扶百年诞辰之际,中央电视台在《百年经典》节目中专题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他创作的独奏曲《闹元宵》;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编辑出版了《高山流水润中原——曹东扶诞辰100周年纪念册》。2008年10月25日——10月26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洛阳民族管弦乐协会在北京举办了纪念曹东扶诞辰110周年活动。2018年11月2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纪念曹东扶诞辰120周年音乐会”,以音乐会的形式寄托了后学对泰斗的仰望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