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洗古(1906.03—1930.10)名天德,1906年3月出生于邓州西郊宁营村(今邓州市湍河办事处十里铺社区宁营)。他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组织批准加入国民党,并以特殊党员身份回邓州实行“地方自治”,是“宛西自治”四杰之一。
少年英雄出邓林
宁洗古自幼天资聪明,性格刚烈、热情似火。其父宁金鑫,是一位性格豁达、善于交际的地方乡绅,家有良田百余亩,母亲宋氏,贤淑明理,人情练达。
童年时,宁洗古在村里私塾就读,14岁时转入县城义父李林彦家学习,翌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23年考入开封圣安德烈教会中学,1924年转入省立(开封)第一中学高中部学习,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开封各校学生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举行多次罢课游行,宁洗古激情满怀、热烈响应,他召集进步学生、党员,驱逐反动校长王芸青,河南省教育厅警察厅厅长亲率军警到学校,宣布开除宁洗古学籍。
北伐路上经风雨
黄埔军校全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在中共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的一所军事学校,他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著名的指挥官。
宁洗古通过考试,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4期正式军官生,编在政治大队。黄埔4期1926年3月8日开学,共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等5个科目,共有2654名学员。
曾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刘峙是黄埔军校战术教官,是宁洗古的授课老师,宁洗古经中共党组织批准加入国民党,他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青年军联合会”,并在冯玉祥部第二军事教导团任教育长。
1926年,宁洗古参加东路北伐军,中途临时受命回河南。8月,他到郑州、开封、洛阳一带发动群众,宣传革命,为迎接北伐军做准备。当时,盘踞在洛阳的军阀吴佩孚,对革命者严加缉捕,宁洗古机智脱险。
当年冬天,宁洗古秘密潜回邓州老家,倡议组建国民党邓县党部筹委会,他成立宣传队,发动“抵制日货”运动,并把收缴的日货集中于十字街焚烧。
1927年春,宁洗古赴汉口参加二次北伐,在第4军任连指导员。不久,第4军将其内部的共产党员集中起来组建为26团,宁洗古任第一连连长。4月19日,北伐军兵分三路向河南进发,宁洗古所在的第4军为中路,沿平汉线向北挺进。
7月下旬,宁洗古奉命开赴长沙,升任团长。月底,为参加南昌起义,又挥师东进,在路上被南京派出的国民党军打散,再次返回邓州坚持革命活动。1927年,西北军杨虎城部驻守南阳,筹办军队干部教练所,聘请宁洗古为教育长。
平定匪患安一方
1928年,中共党员郭绍仪在邓州创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汲滩支部,点燃了穰原大地第一颗火种,自此,邓州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星火燎原之势,演绎着非凡的红色传奇。同年9月,中共南阳特委书记郝久亭来到邓州,要求宁洗古以特别党员身份留在地方,宣传革命思想,发展武装力量。
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尤其是地处豫、陕、鄂交界的宛西一带因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成为土匪争夺劫掠的灾区。宁洗古在镇平结识彭禹廷(名锡田),对其推行的“地方自治”思想深表赞同,遂被任命为镇平民团参谋长。
“地方自治”以“三自主义”(自卫、自治、自富)为纲领,组建有民团武装,在辖区内剿匪安民。1929年春,邓州发生特大灾荒,土匪蜂起、祸害一方,民众多次请求宁洗古回邓州整顿地方秩序,宁洗古率队回邓,被彭禹廷委任为邓州自卫团大队长。
宁洗古驻守汲滩,在当地红枪会的配合下,挫败股匪孙发祥;慑于宁洗古的强大威势,股匪张恒金、谢成德等放弃抵抗,不战而降;宁洗古不徇私情,除恶务尽,他枪毙两名前来求情的悍匪,并亲手击毙态度傲慢、横行一方的亲舅舅。在宁洗古的“铁腕”治理下,邓州匪患得以平息,一方百姓得以生活安宁。
1930年9月,在彭禹廷倡议下,邓州宁洗古、内乡别廷芳、淅川陈重华等聚首内乡县城,达成共识,决定成立宛西四县地方自治委员会和宛西四县联防办事处。“宛西自治”顺应了宛西地区民众依靠本地力量乱中求治的强烈愿望,并逐渐形成了以彭禹廷、别廷芳、宁洗古、陈重华为核心的地方领袖。
红色传奇有余响
宁洗古一直与中共党组织保持单线联系,为邓州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凡是党组织介绍和聘请来邓的党员,均被妥善安排到县城一小、新华小学等处教书,城内党组织实力大增,党员发展到50余人。
宁洗古的革命行动,无疑触动了国民党驻军和反动当权者的利益,新任县长王子义怀恨在心,进而对其身份产生怀疑。
1930年10月,宁洗古应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电话邀约赴开封商讨公务,县长王子义勾结南阳守备司令姚丹峰,密电沿途各县设伏狙击。当宁洗古行至泌阳县城东十余里处,突遭枪击,中弹坠马,终因伤重不治,罹难时年仅24岁。
宁洗古牺牲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共产党员身份,直到近年,宁洗古书写的一段红色传奇,才被人们所熟知。2007年12月,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一位自治精英的在天之灵,聊以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