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油泵咏叹调

2020-04-01 11:04:38 作者:刘德洲 来源:
分享到:
未经痛苦而获幸福,虽在福中犹不知足;历经磨难而获幸福,倍加珍惜铭心刻骨。

——题记

第一章:崛起的“南阳校油泵”

中原自古多豪杰。回望历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征程中,有过多少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在此上演,有过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在此闪现。《山海经》记载的“夸父逐日”、民间传说中的虞舜邓地“结七友”、历史上著名的东汉“冶铁技术”和闻名世界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渠首大会战等许多传奇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历经汉风楚韵熏陶下的邓州大地上。

当茫茫的时空跨越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我国车水马龙的运输行业,到处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有人就有路,有路必有车,有车就有南阳校油泵。”

在声名显赫的南阳校油泵队伍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员来自古老文明的邓州市。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全市投身于校油泵产业的第一代、第二代和近年来强势崛起的第三代年轻人,总人数已经超过10万之众。

地处豫西南边陲的邓州市,总人口185万。这里是全世界邓姓华人的寻根地,是医圣张仲景的出生地,是《岳阳楼记》的诞生地,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祖居地。20世纪末以来,美丽富饶的中州大地冉冉升起两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瞩目,让人惊叹。一个是邓州校油泵,一个是镇平玉石雕刻。特别是邓州校油泵牵动的庞大流动人口、形成的集团化规模、产生的利益化社会效应,可以说空前绝后。有人大胆总结概述:邓州市兴起的校油泵与新中国成立前半数中国人拖家带口闯关东、下西口,并称为中华近代史上的三大壮举。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勤劳勇敢的邓州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10万村民告别故土,远离亲人,奔向四面八方,饱尝千辛万苦,学技术、立门市、亲帮亲、邻帮邻,抱团经营,滚动发展。经过30年奋斗、30年发展、30年积累,涌现出掌握了一门技术或多门技术的10万新型农民;涌现出4000多家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小康之家;涌现出100多个红墙绿瓦、交通便捷、房舍整洁的美丽乡村。现如今,在邓州广袤的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能够清楚感受到:出手阔绰的是校油泵人,民房最好的是校油泵家庭,道路最好的是校油泵村。每到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这些特定的日子,在邓州市大街小巷、村头路边,到处都是轿车的海洋。天南海北的车辆号牌,在这里都能看到,几十万元一辆的、几百万元一辆的豪车,比比皆是,引人瞩目。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20年春节前后,笔者冒雨踏雪,不畏严寒,到机关、进企业、下乡村、入农户,实地采访百余名校油泵人员,经过面对面座谈、电话采访、纸质交流,我强烈地感受到,邓州校油泵大军在惬意享受胜利喜悦的光环下,他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经受了岁月的风刀霜剑。他们的创业之路是那样的弯曲、那样的艰难、那样的心酸,真是一路风尘一路霜,满身冰花满身雪呵!

第二章:他们挥泪告别故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古至今,对于农民的艰辛和渴求,许多文人墨客都清楚地描绘过。宋代王炎在他的《南柯子·山冥云阴重》这样写道:“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辛勤劳作,他们盼望丰收,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更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他们理想能够达到吗?愿望能够实现吗?

改革开放以后,责任田分包到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家家户户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随着集体经济的消失,大型农业机械遭到瓜分,农田基础设施受到破坏,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面对长时间的干旱和洪灾束手无策,听天由命,坐以待毙。农民辛勤耕作的几亩田,剔除种子、化肥、农药、机种机收等费用,所剩无几,还要上缴“三提五统”“烟叶违约金”“教育附加”等政策规定的款项,农民负担进一步加重。为及时应对、化解愈演愈烈的“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1982年至2019年间,连续出台了21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道路。但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短期内,乡村振兴难度很大,问题颇多。

为了尽快突破经济收入的瓶颈,潇潇洒洒活一回,邓州人选择撂荒土地,外出校油泵,增加收入,摆脱贫困,这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抗争,也是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在校油泵大军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他们来自农村,过去干的老本行就是农业生产。有句老俗语“半截子都是黄胶泥”,仔细看看,使劲嗅嗅,在这些人身上,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泥点子,还能闻到来自大自然的黄土味。

“说句实在话,外出务工都是逼出来的,我们上有老人要药费,下有小孩要学费,仅仅依靠那几亩薄田,除了糊口,什么也办不来。”在众多的校油泵人群中,多数人都发出这种无奈的感叹。笔者从中撷取几个例子,还原一下现在的大老板昔日的旧貌。

典型一:今年39岁的程胜利,家住邓州市赵集镇穆王村。1999年,初中毕业的他,除了帮助父母种好家里的责任田外,几乎无事可做。在整天游来荡去的过程中,他深感无聊之极。慢慢懂事的程胜利,看到家里的旧房子,看到家里不多的存粮,看到家里偶尔来了稀罕客人,母亲东走西跑,借钱、借面、甚至借鸡蛋,忙乎半天,才能应酬住客人,心里很不是味道,发誓要改变家庭贫困面貌。他利用农闲季节,到周边的集镇上买蔬菜,天天起早爬晚,忙个不停,每天只能挣十来块钱。这点钱,若在平时确实能够解决家庭日常吃盐买油等小问题。遇到请客送礼或生病住院这些大难题,却成了杯水车薪。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程胜利听说亲戚家在外校油泵来钱快、挣钱多,立即与父母商量,也要出去闯荡一番。家里当时没有余钱,就在亲戚朋友家借了几百元,让他出去学技术。现在,生活富裕的程胜利感慨地说:“当年,如果不出去校油泵,在家连娶个媳妇都很困难。”

(待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