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油泵咏叹调

2020-04-03 20:47:32 作者:刘德洲 来源:
分享到:
典型二:邓州市十林镇操场村的郭从洋,今年52岁,他兄妹5人,以前,家里劳力少,累赘大,一年到头难得吃顿肉。由于家庭收入少,大人孩子从冬到夏,都是穿的同一件衣服。还有的时候,买来一件新衣服,大人先穿,穿旧了,穿烂了,改成小衣裳让大孩子穿,过一段时间,再把衣服改改,让小的接着再穿。1986年3月,他到外地跟亲戚学校油泵技术,临走,家里除了给他借点路费外,没有吃饭钱,只好煮几个鸡蛋让他带上做干粮。郭从洋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没有什么衣服,上身只穿了一件棉袄。一路上,舍不得吃那几个鸡蛋,装在衣兜内,上火车时被挤得稀烂。

 

 

典型三:现在已经回村担任村干部的朱贵方,是邓州市张村镇朱营村人。1982年,高中毕业的他,没能升上大学。村里干部和学校校长知道他为人实在,有责任心,就聘请他到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平时抽空帮助家里种责任田。他忙罢教学,忙种地,整天黑不是黑,明不是明,累得精疲力尽。但是,几亩地的收入,加上每月的20多元工资,苦苦奋斗了15年,仍然没有摆脱贫困。1997年,在家人的劝说下,朱贵方辞掉学校工作,到外地创业,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挣得钵满盆满。

 

就是这样的一群农民,亲帮亲,邻带邻,相互帮衬,不断外延,逐步发展成为中华大地上一支叱咤风云的校油泵大军。

 

第三章:铺就苦辣酸甜的富裕路

 

关于邓州校油泵的传奇故事,首先得从南阳油泵油嘴厂说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南阳市油泵油嘴厂项目上马投产,主要是生产汽车配件和培养校油泵技术人员。所谓的校油泵,就是调校柴油机的高压油泵,主要调整各缸的额定供油量和均匀性、怠速油量、怠速限定、启动加浓、校正加浓、高速限制等。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部分职工开始背上行囊闯天下。在这批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邓州籍的,他们开设专门的门店,并不断吸引亲戚朋友参与进来,师傅教会了徒弟,徒弟自立店面,再招自己的徒弟,使校油泵队伍如同滚雪球般逐步发展壮大。

 

当年,在邓北流传着两句顺口溜:“亲帮亲,邻比邻,老子带儿往前拼”“学会校油泵,媒人排成行”。一时间,校油泵成为人们追求的香饽饽,众多校油泵村应运而生。在邓州市28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都有校油泵人员,比较集中的乡和村,都出在邓北。十林镇操场村,全村2693人中,出门校油泵的就有1500余人;张村镇朱营村总人口4169人,890户,有70%在外地校油泵;赵集镇穆王村从事校油泵人员达1450人,校验台总数上千台,被誉为邓州校油泵第一村。邓州校油泵大军经过30年的发展,人员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了缅甸、老挝、越南、新加坡、巴基斯坦和蒙古国。

 

笔者小时候听说过一副对联:“创业维艰祖宗备尝辛苦,守成不易子孙宜戒奢华。”这副对联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语句中包含的深刻内涵,确是一般局外人做梦也想不到的。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创业的苦,创业的难,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悟彻悟透。曾几何时,有多少校油泵者在回味往事时,都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征尘,沿着校油泵者的脚印,去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以便启迪世人,感悟后人。

 

校油泵之苦 苦不堪言

 

“说起创业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2004年,我和儿子一起,跟着亲戚到青海省西宁市校油泵,临走时东抓西借2万元,买来试验台和配件,手里空的只有买蒸馍的钱。我们父子两个到西宁后,每顿以土豆为主,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就是到街上割点豆腐,啥时候吃顿肉,连做梦都不敢想。回忆那段经历,我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掉下来。”赵集镇林头村的熬太群说到创业艰辛,几近哽咽。

 

邓州市赵集镇穆王村十组程建会,1998年开始学艺,先在宁波跟人学了两个多月,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他借钱买来试验台和一些配件,到舟山群岛创业。他租了两间房,前头开店,后面食宿,可以说是床连锅、锅连店,当地人笑话说他不像开门市的。刚开始,手里没有多余的钱,为了扩大影响,每天拎着白灰桶,到处刷标语。没有广告纸,就用复印纸在稿纸上写下门店地址和电话号码,到处撒传单。忙乎了一整天,回到家,好饭害饭都是一碗端,从来没有炒过菜。他怕别人看见耻笑,不敢走出门,大都是躲在门后匆匆吃完。门市开业后,他由于技术不够熟练,拧螺丝,卸油泵,往往不是碰伤左手,就是撞伤右手,两只手经常伤痕累累,痛疼难忍。

 

生活苦,是一方面。环境苦,是另一方面。

 

“我14岁下学,到青海跟着亲戚当学徒。学成后,我到新疆开门店校油泵。寒冬腊月,那里的气温零下30多度,扳子拿在手里,好像握着一块冰,哇凉哇凉。当时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暖扇,唯一的取暖方法,是点个煤炉。有时候冻得不行,回到店里抱着煤炉取暖,衣服烧着都不知道。”十林镇魏寨村魏元庆如是说。

 

张村镇朱营村朱道亭告诉笔者:“校油泵是个苦差事。平时不说,三伏天,人们坐在树荫下摇着扇子还嫌热。遇到生意,我们或躺或坐在滚烫的地上,一连几个钟头忙个不停。”

 

“当学徒,不仅没工资,而且还要给老板一家洗衣、做饭、抱小孩,整天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一位姓李的年轻人介绍道。

 

早已当上大老板的吕书杰泪眼蒙眬地介绍:“凡是从农村走出去校油泵的,绝大多数都来自可怜家庭。我在家时种过地、拾过柴、割过草、开过三轮、当过装卸工。后到南阳油泵厂学点技术,可是家里穷得买不起装备,好在亲戚大力支持,大舅给钱拉配件,二舅给钱买设备,我去山东开门店,身上只有25元钱。创业初期,艰苦程度难以言表。开始自带的配件用完后,为了省钱,我提着背包去进货,清早起来去大连,晚上背着货物回烟台,六七十斤重的铁疙瘩压在身上,现在想想还难受。下船后,又饿又累又疲乏,没有大踏步行走过,走一步挪一步,两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困得抬不起脚。”

 

(待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