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大宋名相赵普与邓州有不解之缘,还是从堰子川赵氏家谱中发现了蛛丝马迹。
2015年冬天,在张村镇赵楼村的赵增辉先生家里,看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52年)的赵氏家谱。据赵氏家谱记载,宋朝以来,赵姓后代有君赵与臣赵之分。君赵是太祖皇帝的后裔,臣赵则是大宋名相赵普的后代。邓州西北一带的赵姓子民大都属于臣赵,是赵普的后代,家谱记载:“自节度使赵普莅任中州,因遂寄居古穰。”
在堰子河南的赵氏家谱中,十四世长子焯公为自己的六个儿子起名为:名采、名世、名尧、名周、名辅、名国。次子耀公又为六个儿子起名为:名宋、名公、名卿、名宰、名相、名显。这叔伯弟兄十二个的名字连在一起为:采世尧,周辅国;宋公卿,宰相显。这十二个字不但通俗易懂地讲清了堰子川赵氏渊源和家族来历,而且透露出堰子川赵氏子孙对先祖赵普的敬重与怀念。
我也曾经想在邓州史志寻找大宋名相赵普在邓州的一些遗迹,但邓州的明清史志原著,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抢掠到日本,解放后国家才追踪回来,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史志是从故宫博物院拍回来的影集,模糊不清。
没办法,就只好从网上找宋史,结果还真在宋史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太平兴国八年(983年10月),赵普罢相,为武胜军(即穰县,今邓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子承煦为牙职侍行。986年,赵普自穰上《班师疏》及札子,太宗赐诏褒之。987年2月,赵普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自穰县徙襄州(今襄阳)。
从宋史记载可以看出,赵普在邓州为官三年多,应该在邓州志书中会留下一笔。
今年五一,堰子川河南村一个探究家谱的同宗小弟联系说,他找到了明嘉靖《邓州志》与清乾隆《邓州志》中有关赵普的记载,并截图发了过来。看到截图,如获至宝,赶紧辨字断句,想从中找到明、清时代的邓州学者是怎么评价赵普的——
明朝嘉靖《邓州志》记载:赵普,字则平,幽州人。太平兴国末,以使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太宗赐宴于长春殿,为诗践之。至郡建白,时政无治军民。大有谋,为邓人德之。
清朝乾隆《邓州志》记载: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平兴国八年,出为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帝作诗以践之。至邓,无治军民。大有谋,为邓人德之。皆正史所不载,书志削之是也。而又虚列宦迹,夫宦迹必以功德在本地为主。既无政绩,又非纯臣,不足引重,去之可也。
对比明、清两朝史志,从中可以看出,赵普出任武胜军节度使是真有其事,并都记载着赵普在出任前有“帝作诗以践之”的史实。宋史中也确有太宗送赵普出京到穰出任武胜军节度使的记录,还有太宗做的《送赵普》一诗:忠勤王室展宏谟,政事朝堂赖秉扶。解职暂酬卿所志,休教一念远皇都。
再看明、清史志,均有“至邓,无治军民。大有谋,为邓人德之。”这说明赵普是一个“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治世能臣。无论是在皇帝身边做宰相,还是到地方当父母官,都能够以自己的智慧惠及于民。因此才得到了“为邓人德之”的评价。
然细品乾隆《邓州志》,又发现清人对赵普多了几句记录:“皆正史所不载,书志削之是也。而又虚列宦迹,夫宦迹必以功德在本地为主。既无政绩,又非纯臣,不足引重,去之可也。”这里的“正史”是指明史与清史,还说“虚列宦迹”“ 既无政绩,又非纯臣。”
看了这些记录,就不免产生疑问:到了清朝,赵普的地位怎么就下降了呢?
这还得从赵普的功绩谈起——
在中国历史上,赵普是一位神奇之人,他大器晚成,谋略过人。他凭“半部论语”,从一介草民成为大宋宰相,帮助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使赵匡胤不动一刀一枪“黄袍加身”成为一代帝王;又提议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结束了唐朝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大宋江山传授子孙三百年。
赵普三度为相,独相十四年,陪伴了太祖赵匡胤与太宗赵光义兄弟二人,是宋朝的开国元勋,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从宋朝到明朝建立的四百年里,赵普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开国谋士之一,也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宰相之一。有人说,在中国古代的谋士与宰相中,姜子牙第一,赵普第二。也正是因为赵普有如此功绩,才是他从明朝开始,成为人们贬低的对象。
明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为了让朝臣学习天下名臣贤相,立牌位进行纪念,要求文部举行天下名臣海选。
明史这样记载:是年,诏以历代名臣从祠,礼官李原名,奏拟三十六人以进。帝以宋赵普负太祖不忠,不可从祀。
赵普作为中国古代的十大名相、十大谋士,当然是高票当选。可是等名单报到朱元璋那里的时候,朱元璋不高兴了,在拟定的三十六人当中,大笔一挥,将赵普给抹去了,并对大臣们说:赵普是最不忠于宋太祖之人。于是,赵普“不忠”,在明代就成了定论,并一直影响到清代。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认为赵普不忠于宋太祖呢?
看看朱元璋的历史我们就会知道。历史上两个大杀功臣的皇帝,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朱元璋比刘邦更狠;刘邦只杀武将,不杀文官。而朱元璋武将杀完了杀文官,文武通吃。朱元璋说赵普不忠,实际上是为他杀那些文官做舆论的遮掩。遮掩自己为什么要杀,实际上也是警告这些文官:你们要小心,看看赵普的下场!更重要的一点,赵普策划了陈桥兵变,而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别人造反,颠覆皇权。如果将赵普列为名臣贤相,就是暗示并承认了陈桥兵变的合理合法性,那就意味着,在明代,其他大臣也可以学习赵普的“造反”行为。这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的,他也坚决不允许历史上有这样“劣迹”的名臣贤相成为学习样板,让大明朝的臣子们顶礼膜拜。
虽然朱元璋认定赵普“不忠”,有强词夺理的成分,但是,朱元璋是皇帝,金口玉言,他这一说,就成了定论,整个明代、清代五、六百年,赵普都被打入恶名的深渊。
我们说,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还有一个师傅唐僧救了他。但在赵普被“抹黑”的六百年里,没有人能够把他救出来,仍然背着“不忠”的恶名。无怪乎清代的邓州学者把赵普评为“虚列宦迹”“ 又非纯臣”。
明清以来,所有关于宋朝的小说、戏剧,没有人敢写赵普,没有人敢唱赵普,甚至有关赵匡胤发迹的一些小说基本不敢提赵普。而与赵普同时代的杨业、潘美,还有比赵普晚几年的寇准等人,在明清时代的小说、戏剧中大展头脸,成为妇孺皆知的忠臣或奸臣。可提起赵普,人们至多知道是一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大宋士大夫而已。
赵普任武胜军节度使距今已有一千余年,赵普的功绩也被历史封存一千多年。关于大宋名相赵普在邓州的踪迹,还祈请对宋史有探究的同仁一道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