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忆 韩 公 祠

2020-09-25 10:35:13 作者:尚廷普 来源:
分享到:

在邓州市中心城区,人人都知道有一条“三贤路”,这“三贤”指的就是历史上曾在邓州留下许多美谈的韩愈、寇准、范仲淹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古城街道的韩营村,曾有座明代的三贤祠,祠里就供奉着这三位历史人物韩文公、寇莱公和范文正公。

韩姓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邓州城区居住的韩姓家族,大东关与大西关的就不属于一个支脉。城东的韩氏自认为是“韩信”的后裔,他们也就称为“武系”韩姓;城西的韩氏自称是“韩愈”的后裔,当然他们就自豪地称为“文系”韩姓。

据上了年纪的人回忆,原邓州市中医院的后面确实有“韩家祠堂”,大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的香火依然鼎盛,尤其是韩氏后裔每逢特殊日子必会到此祭拜祈祷。

据说,那时的“韩公祠”,面积不大也不小,前面有气势巍峨的石制大牌坊,越过牌坊,再踏上高高的台阶,便进入了祠堂院内,沿祠堂中轴线是两排东西向的大殿建筑,构成了既独立又统一的南北两个院落。建筑上面的雕刻有龙凤呈祥、福禄寿三星、牡丹莲花等丽花香草等图案,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一块宽大的匾额,书写着金色大字“韩文公祠”。

韩家祠堂每一处都注重人文之美,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每一个建筑饰件都透着浓浓的古色古香,每一个空间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古风古俗古礼,以及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现实的情况是,早已没有多少人能记得它的模样了。

不管咋说,据史载那位盛唐大家韩愈与古穰邓县确实有着实实在在的​交集,也在邓州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新唐书·韩愈传》中的一句:“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使得韩愈故里之争,又多了一个“邓州南阳说”。

不过,有人考究说这个“南阳”据史载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晋、魏的“南阳”。《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曾称:“晋于是始启南阳”,这个“南阳”显然属于晋国版图,这是春秋时期。又据《战国策·西周》所载:“秦召周君,将以使攻魏之南阳。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阳”。这时的“南阳”属于魏国版图,这已是战国时期。

可见,这个“南阳”,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以北,相当现在的河南省济源市以东至获嘉县以西一带。所以“南阳”并不是现在河南省的南阳地区,而是春秋战国时黄河以北的“南阳”。

至于韩愈故里不管是邓州南阳说、河南焦作说、怀州修武说,还是“河阳孟州”说,其实对我们邓州人来说,已没有那么重要,也许韩公早已属于中国,也许韩公精神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早已忘记了韩公故里的事了,早已把韩公认定成我们邓州的历史名人,早已把至忠至纯也有点至愚的韩公精神,作为我们邓州这座古老城市的宝贵文化财富了。

回味着韩公的故事,再次走进韩家祠堂旧址上的楼群里,感觉这里和别的城中居住区真的并无太大区别:狭窄的巷道、交织的电线网、被主人丢弃的烂沙发、粘贴的杂七杂八的小广告······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忆,也真难以想象这里就是尊韩愈为始祖的邓州“韩家祠堂”遗址!

韩营村的历史和文化,似乎与人们渐行渐远,又似乎从没有远离人们!如今就让我们从一些历史遗存中,从一些美谈故事中去探寻她曾经的辉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但是,传承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以韩公为代表的“先贤”们卓越的才能,非凡的智慧,忠贞不渝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后人。

在邓州本地,尤其在邓州韩氏后人中,依然将继续传唱着那通俗的民谣——月奶奶,亮光光,读四书,写文章。学韩公,成文昌,旗杆立在咱门上,看你排场不排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