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我陪着父亲母亲摆地摊,有了收入,再攒一攒,遇到年啊节啊,就可以坦坦荡荡地去小城里最繁华的街市赶集。
赶集可是最有趣的事情。
古城路是步行街,从北头到南头,各类商家,各种货物,应有尽有。从针头线脑、饰品、鞋帽、衣物,到布匹、日用品、家用电器等,还有各种临街的小吃。
我和娥妹,从这条街的北头逛到南头,又从南头逛到北头。母亲任着我们,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玩玩什么。油茶一碗五分钱,胡辣汤一碗两角钱,一串糖葫芦一角钱,套十个圈一角钱,打一次气枪一角钱,便宜得很。
小西关的老百货大楼,团结路上的工业品,以及南桥店和舒心园,于少年的我既是购物天堂,又是快乐的天堂。
那琳琅满目的货柜,那活色生香的鲜物,那各色妆扮的行人,那满面春光的笑颜,总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和乐趣。
看不够、玩不够的我,总会不时地被什么吸引而踟蹰不前,被父母落下好远,也总会在父亲母亲“该回家了,该回家了”的催促声中,无奈离去。
新华路最东端的大东关菜市场,南桥店最西端的新风市场,这两处都是小城有名的菜蔬和生鲜类的批发处,每天天色微明时,就有大批的菜农和菜贩吆喝叫卖,声音时高时低,不绝于耳。
小城早起晨练的,还有专门赶早集的,会到这里来,挑选最新鲜最优惠的蔬菜带回家。父亲母亲也会带我过来看看,割上二斤猪肉,买上几样可以多放些时日的青菜。
在这里,我不仅能够清楚地辨别各样的蔬菜和干菜,还能很快地分辨出猪肉、牛肉、羊肉来,以及这些活物身上哪些部位的肉熬汤好喝,哪些爆炒好吃,还学会了怎样分辨草鱼、鲤鱼、鲶鱼等。
年节的集市,是热闹非凡的,简直就是人、车的海洋。城里乡下各色人等,一概地放低了身段,为拿到最优质的货物,最优惠的价格,他们大呼小叫,高腔低调地讨价还价。
赶集有学问,不是谁都学得来的。跟着父亲母亲赶集多次,直到我高中毕业,他们才放心地叫我和娥妹单独到集市上购物。在我的心里,和娥妹赶集是一种成长、快乐和满足。
为此,我似乎有了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的资本。在学校课余时间里,我总爱绘声绘色地讲述我在集市上看到或听到的,小伙伴们围着我,眼都不眨,我便有了众星捧月的快感。
而今,因生活所需,依然会时常赶集购物,却早已没了少年的心境,仿佛只是为了赶集而赶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