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范仲淹

2022-10-10 10:35:30 作者:王文建 来源:
分享到:

总想走近花洲书院,走近范仲淹。这不,尽管午后的阳光很热烈,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花洲书院,走向范仲淹。

穿过高大的牌楼,踩在长方形灰白条石上,仿佛踩在了一块块琴键上,历史的乐章訇然响起。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989年10月1日,生于父亲范墉任职的河北成德军(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掌书记官舍。两岁时,父亲不幸殁亡,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给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县)朱文翰。稍大,就独自搬到了寺院,以锤炼心性,发奋图强。每天早晨,他提前煮好一锅稠粥,然后放凉,划成四块,早晚各取其二,撒上盐和韭菜末,就成了佳肴。

范仲淹性情刚烈,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23岁就收拾了几件衣物,只身踏上了去南都(今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求学的道路。

在应天书院,范仲淹昼夜诵读。困得实在不行了,就用凉水浇脸;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拿稀粥充饥。那种艰苦,绝非常人能够忍受。当时,有一个同窗,是南京留守的儿子,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就把其情况告诉了父亲,留守深受感动,让儿子给他带去了美食。范仲淹却拒绝了,理由是如果接受美食,以后粥就喝不下去了。

整整五年,他从未解衣就过枕。正是靠着这种拼劲和韧劲,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27岁的范仲淹一举中第。

入仕后,范仲淹奔走呼号,竭力提请朝廷清除积弊。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他任大理寺丞,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腔热血荐轩辕”。上任伊始,即上了《奏上时务书》,提出“救文弊以厚风俗,整武备以御外患,重馆选以养人才,赏台谏以开言路”等建议。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为母守丧期间,仍揣哀写下万言的《上执政书》,提出“固邦本,厚民力,备戎狄”等六条改革主张。

当然,范仲淹这样做,全是公心使然,根本没有一点私欲。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宋仁宗业已成年,章献太后还抓住权柄不放,范仲淹“冒天下之大不韪”,上了《乞太后还政奏》。章献太后盛怒之下,一纸贬书,把他贬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任通判。曾经荐举他的晏殊惶恐至极,予以严词责备。范仲淹则道:“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宋仁宗准备废黜郭皇后,绝少大臣发声,范仲淹则伏奏郭后不可废,结果被贬知睦州(今浙江建德市)。即便如此,他仍借《睦州谢上表》讽谏:“有犯无隐,人臣之常;面折廷争,国朝盛典。”

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冬,范仲淹征调回京,任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彼时,吕夷简任相,在人才选拔上,大搞“裙带关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虑及国家前途,愤而上《百官图》:“某为超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得知情况,吕夷简反诬其“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仁宗宠信吕夷简,把范仲淹贬往饶州(今江西鄱阳)。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正月,主持“庆历新政”失败的范仲淹被贬邓州。虽然辛酸满腹,但意志并没有消沉,因为尽管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主张,但同样可以在一方沃土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正是抱着这一想法,甫一踏上邓州大地,范仲淹就着手复制心中的蓝图。安居乐业,是蓝图中的第一要素。而安居乐业的前提,得确保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衣食何来,来自农桑。范仲淹治政措施的第一条,即为“厚农桑”。他经常到田间地头,或亲自耕种,或清除阻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全社会倡导重农务农之风。当然,有了舆论氛围,保障措施也得跟上。为此,他带领吏民广修水利,辅之以“减徭役”之举,以劳代役。

由于措施得力,邓州很快就出现了稼禾丰茂、桑业兴旺、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正如他在《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中所描述的那样:“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如此升平景象,要是放在一般官吏身上,怕是早已知足,然而范仲淹却不。因为蓝图中尚有第二要素是诗书修身。于是,在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他更下大力气开启民众鸿蒙。为此,他一手创办了花洲书院,除了聘请专职老师,每遇闲暇,范仲淹也会走进书院授课,全力培养邓州子民。

可以说,他把能给的都给了邓州百姓,然而于己,却极尽苛刻,平时居家,从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

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六十四岁的范仲淹旧疾缠身,感觉大限将至,特呈《遗表》,只字未提身后事,念念不忘的全是邦国兴衰:“伏望陛下调和六气,会聚百祥,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走近范仲淹,就走近了一种情怀,一种先人后己的情怀。这情怀,将让你的心境超凡脱俗。

花洲书院里,太阳晒得地面热浪滚滚,即便站着不动,汗水犹自顺着额角淌过脸颊,可三五成群的游人竟没有一个躲进荫凉,相反,齐齐聚在范仲淹的铜像前,或自拍,或请人拍,把自己和范仲淹一同装进一帧风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