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哲学世界

2023-01-30 14:55:32 作者:范国强 来源:
分享到:

范仲淹不是神童,也不是天才。他除了远祖唐朝宰相范履冰——“北门斗士”传承的“风骨”和血脉以外,他的学识和哲学世界应该说都是后天形成的。范仲淹由于特殊身世,因此,他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苦学成才的典范。传说中的“断齑画粥”“独不见皇帝”等故事,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范仲淹刻苦求学、苦读成才的艰难路径。关于范仲淹少年学习的经历正史记载甚少,但地方史志中的记载不少,其中就有六七岁随继父任职湖南安乡,游学当地太平兴国观拜司马道长学“易”的记载。这是范仲淹接触中国古典哲学——道学的开始。

其后,正史《宋史》本传与《宋元学案》记载:“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范仲淹毕生之学践行,皆宗六经、行仁义,而其哲学思想之精华,尤在于《易经》。

我们拜读《范文正公全集》卷五之《易义》、卷六之《四德说》和《别集》中的二、三十篇赋,则可大致了解范仲淹对《易经》的深刻见解和诠释的特点:

一是,以阐述《周易》之义理,创立宇宙本体论之基础;二是,以乾坤二仪、一气无私、往复周流、生成反复,为宇宙万物之根源;三是,以阴阳虚实相资、二体合一、为天地自然之常规;四是,以乾阳之气为宇宙之本体、造化之动因和常理。他还用易学诠释中庸之“自诚明谓之性”。如此等等,极大地影响了胡瑗、张载、石介等一大批宋初的学者,从而开创了宋学之先河与理学之端倪。范仲淹的哲学见解,无疑对理学本体论的形成,具有开山作用。范仲淹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基于对矛盾法则的精准把握

“昔者,有圣人之生,建大易之旨。观天之道,察地之纪,取人于斯,成卦于彼,将以尽变化云为之义,将以存洁净精微之理;极其数也,必在乎兼而两之定其位焉,由是在乎三者备矣。”

范仲淹在这里阐明的阴阳观念是对矛盾法则的认识。他首先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它普遍存在于天文、地理和人类社会之中。在自然界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流行,在社会中是精神性的道德范畴对立存在。接着,他指出了这种贯穿于天、地、人三材之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是变化的原因。而《周易》的卦爻、卦象分阴分阳,卦的运动造成的卦象的变化,正好表明了天地万物的变化和发展,显示出自然与人事的相互联系。就自然界来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万物生成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造化面前,没有造物主的影子,也没有精神性的“理”发号施令。就社会来说,是“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国君顺乎人心而行仁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下交感,所以能“感之无穷而至乎泰”。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范仲淹强调“顺民”的哲学根据。

范仲淹以对立统一观念为方法论。在他用兵、施政过程中,处处贯串着这一辩证思维。

用兵——敌情与我情;攻与守;战与和;扩大防守与集中兵力;将与兵;中枢与边帅;祖宗之法与权宜之计;冗员与精兵;奖励与惩罚;屯田与守寨等。

施政——君与臣;国与民;皇与后;权与常;忠与奸;治与乱;进与退;中央与地方;政治与经济;尚贤与斥佞;守成与革新;风俗与教化;文治与武功等。都能辩证分析,精准把握。

(二)基于对变化法则的准确把握

范仲淹认为大易之旨就是“无幽不通,惟变所适”。君主执变通观经纬天地,臣下用变化观伸展消息,这是《周易》的主人之道。他说:“易之为教也,达乎四维,观其象则区以别矣,思其道则变而通之。上以统百王之业,下以断万物之疑。变动不居,适内外而无滞;广大悉备,包上下面弗遗。至矣。无幽不通,惟变所适。”

范仲淹用这一思想分析时事,认为潜伏着危机的北宋政权迷信维持之功、不思变革是很危险的。他指出:“惟圣人设卦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非知变者,焉能久乎?”知变、适变才能长治久安。范仲淹曾上书宰相王曾等反复陈述这个道理,以后他进入中枢,也是用这个辩证观点说服宋仁宗支持他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

范仲淹对变化的形式也作了不少阐述,“化”是轻微的变化,变是激烈的变动。化与变的关系是“惟化也,变在其中”,事物都是先有微小的变化,才会巨大的变化。人们认识了这两种变化形式,就应知道渐进和变革的道理。太阳逐渐地升上中天,河水渐渐地结成坚冰,这是自然界渐进的表现,他认为人也不能“内燥外争,天地不能愈,而况于人乎!”对变革的肯定,表明范仲淹社会历史观的进步性,也表明他对变化法则的深刻认识。

(三)基于对系统法则的精准把握

宙宇是系统的、矛盾的,对立转化是系统法则的重要内容。由于范仲淹特别重视这一思想,而且有自己的思想特色,有必要着重分析一下。

《易义》对至满至高而极盛的丰卦的解释,以为离明在下而震动上行,象征着太阳升至高空,比附君主富有四海垂临万民的“王道开大之时”。这时候黑暗变为光明,僵死得以活跃,穷困变成亨通,隐士成为显达。但是,日过正午则昃,皇极过盛则亏。天下事物都是有盈增就有虚无、有消亡就有生息。《易义》对丰卦的解说是以变化的绝对性证明守中的重要性;而范仲淹则强调“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的循环,阐明物极必反的规律性。范仲淹初做地方官时,曾上书这样分析时局曰:

朝廷无忧则苦言难入,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久弗用则武备不坚,士曾未教则贤才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困苦则天下无思。苦言难入则国听不聪矣,倚伏可畏则奸雄或伺其时矣,武备不坚则戎狄或乘隙矣,贤才不举则名嚣或假于人矣,国用无度则民力已竭矣,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矣。

范仲淹的分析具有预见性,十几年后元昊在兴庆称帝,接着,西夏的大军就兵临城下了。

范仲淹扎实的哲学功底和超前的辩证思维,为他治军行政、建功立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探寻范公的哲学精神世界打开了第一道门。

(本文选自《“范公精神”的哲学内涵与核心价值探析》。作者范国强,系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全国学术性社团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教授,范仲淹三十世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