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喜爱关注时事,四月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让我对在深圳从事外贸工作的女儿平添隐忧,年迈的父母近来抱恙治疗,多日心绪不宁,无暇顾及这鸟语花香的美好时光。
骑着电动车匆匆穿过乡野,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袭来,抬头望去,路旁槐树正绽开串串白花。我驻足凝视,久违的笑容漫上脸颊,多日疲惫的身心终得片刻松驰。急欲抓住这最后的春色,独享这一片清欢。
一对年近七旬的夫妻蹒跚而过,丈夫拄着拐,将重心倚在妻子搀扶的臂弯里。忽有走村卖水果的小货车疾驰而来,车载音响正播放时下流行的《搀扶》,歌声与眼前景象天然契合,惹我泪眼婆娑。
这情景使我想起瘫痪卧床十余年的母亲。为让我们兄弟安心工作,倔强的父亲独自担起照料重任。每日田间劳作后,准时为母亲备药喂饭,自己病痛缠身却隐忍着默默奉献。前些年他为母亲喝中药采中药引子,寒冬腊月匍匐在水沟内刨挖,十指渗血染红药引。
清明前夕,父亲竟瞒着我们独自做了拇指囊肿切除手术。术后未愈又逢母亲病发,他忍痛携母亲求医,母亲让他给我打电话,他执意不肯,还是堂嫂来电我才方知。父亲总说:“你母亲是为这个家累垮的,为她再苦再累,只要她还能陪我说说话,就不算孤单。”
这话令我想起外婆境况。自外公去年离世,九十高龄的她每见遗照便潸然泪下,家人只得将照片收起。春节拜年时,她絮絮追忆往事,不时用枯手抹泪的情景犹在眼前,劝慰总难抚平那蚀骨的孤寂。
三年前岳母猝然长逝,岳父至今未走出悲恸。今年忌日见他呆望别家老夫妇携手漫步的模样,眼神中充满复杂的情愫,我方彻悟“搀扶”真义——那是日月同辉般的相济,绝非子女孝心可替代。
往昔总嫌妻子唠叨“骑车慢些”“记得吃药”“不要饮酒”,如今却愿听她絮叨着端来粗茶淡饭。某夜读到“相濡以沫的爱人方是此生至宝”哑然失笑——这道理竟要半生方懂。在这老龄化与冲突并生的时代,能有人搀扶守候,便是人间最美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