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河南

2022-08-05 11:16:55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范仲淹是宋代为数不多的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之一。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活了64岁。《宋史·范仲淹传》说他“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邠州即今陕西彬县,苏州吴县即今江苏苏州市,但是宋人富弼为他写墓志铭却称,范仲淹的先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后移家长安。他的四世祖范隋,在唐懿宗时任幽州良乡主簿,后迁处州丽水(今属浙江)县丞,全家渡江南下。唐朝末年,干戈扰攘,兵燹不绝,这一支范姓无法返回中原,遂定居苏州吴县,范仲淹也就成了苏州人。按富弼墓志铭的说法,范仲淹的先世为河南人,算是与河南结了不解之缘。富弼是范仲淹同时代人,比范仲淹小15岁,受过范仲淹的教诲,后来官至宰相,他说范仲淹先世为河内人,应该说比宋史本传可靠。

范仲淹的最高官职是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在他的生涯中,除了在中央及今陕西、浙江、江苏等地任职外,还有几次是在河南求学、作官,这为河南平添了一段段佳话。第一次是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岁的范仲淹来到南京应天府书院读书,即现在的商丘。应天府书院的前身是睢阳学舍,那是著名学者戚同文聚徒讲学之地。戚同文是五代时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因天下大乱,无意仕进,与亲戚杨慤一起往依将军赵直。杨慤死后,赵直对戚同文“厚加礼待,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宋史·戚同文传》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民曹诚在戚同文旧居之旁修建学舍百余间,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这一举动得到了宋真宗的嘉许,便把睢阳学舍改为应天府学,赐名为“应天府书院”,并命戚同文之孙舜宾主持院务,曹诚为府学助教。应天府书院与岳麓、嵩阳、白鹿洞书院并列为宋代四大书院。当时的范仲淹名字叫朱说,在这里勤奋钻研,进步甚快。次年即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应天府推荐他参加省试,不中,又回书院读书。受了挫折,范仲淹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刻苦勤奋了。《宋史》本传说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他在《睢阳学舍书怀》诗中说:“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第一句是说自己要效仿箪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第二句是说自己像弹高山流水的俞伯牙会遇上钟子期,三四两句是说,若天不丧斯文,他会像深涧里的松树拔地而起。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苦读五年,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金榜题名,考中蔡齐榜进士。他激动之余,写诗说:“长白一寒儒(按:长白山在今山东邹平之南,今名白云山,他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念书),名登二纪余。百花春满路,三月雨随车。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中第后又恢复了范仲淹的名字。

第二次仍是在应天府。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任监楚州(今江苏淮安)粮料院时,母亲谢氏辞世,他因丁忧,举家迁往南京(即今商丘)。在这里结识了知应天府晏殊,晏殊敦请他主持府学,范仲淹慨然应允。这年他38岁。他教育学生极为认真,一丝不苟,一招一式,皆有法度。他在学校中,常常于夜晚去学生宿舍观察,“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适疲倦,暂就枕耳。仲淹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仲淹即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用意,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在一千年前的宋代,范仲淹如此循循善诱,陶铸人材,栽培桃李,实在是难能可贵。在居丧期间,他还给宰相和参知政事写了洋洋洒洒近万言的《上执政书》,就如何治国平天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三次是天圣九年(1031年),43岁的范仲淹调任陈州通判。他把母亲的骨殖移葬在河南府河南县樊里万安山,即今伊川县境内,他后来也埋葬在那里。他在京师时,打听到有些官员不经甄选,不经过正常程序,直接由太后下令任职,这类似唐代的“斜封官”,仲淹上书朝廷,请求杜绝这种弊病,得到了仁宗的赞许。

第四次是景祐二年(1035年),47岁的范仲淹权知开封府。开封府是京城,也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聚居之地,他们倚仗权势,为非作歹,无人敢管。仲淹到任后,便大刀阔斧整顿纪律,凡受赇违法、仗势欺人之徒,他都严惩不贷,一时弊绝风清,奸猾敛迹。京城有谣谚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第五次是庆历五年(1045年),57岁的范仲淹在政治上遭受了许多挫折之后,改知邓州。他并不颓唐,在邓州修了览秀亭、菊台等游乐之地,供百姓游览。还建立了花洲书院,在院内春风堂讲学。他写诗形容百花洲:“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月明鱼兢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风光旖旎,江山如画,范仲淹似乎陶醉在这无边美景之中而流连忘返了。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这篇只有360余字的短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意味隽永,力透纸背,是散文中的千古绝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传颂不衰。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愿我们把范仲淹忧国忧民的精神发扬下去,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

(作者任崇岳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宋史专家,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顾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