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到/粽子飘香龙舟闹/田野地头割艾蒿/香囊平安袋走俏/大人小孩佩戴好/护佑安康步步高……”顺口溜从小孩嘴里飞出来,提醒着大人们,该为节日做准备了。
煮熟的粽子和各类咸蛋在大街小巷里飘着香味儿,刺激着你的味蕾;路边有老乡在兜售修长的竹叶、扎成小捆的青艾蒿,他们蜷缩的身影让人不禁心头一热,漾起感动;流动的三轮车,被红艳艳的香囊点缀成了花车——端午节到了!
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和农忙联系在一起,甜的咸的鸡蛋、鸭蛋、鹅蛋、大蒜煮熟后,被盛在竹筛里,蒙上毛巾“盖头”,送到地头。父母沾满泥巴的双手来不及到地头水沟里清洗,搓搓拍拍,在胳肢窝里捋捋,抓起就吃,咸蛋红油欲滴,夹在蒸馍里喷儿香!
家乡邓州,“煮大蒜”的习俗一直没丢,白白胖胖的熟大蒜,入口即化,驱除体内毒素,提高身体免疫力,益处多多。
端午节这天,家里的大盆、小桶、圆钵都会被派上用场,一任倒影浅浅,一汪清水盈盈。这是母亲的功劳,凌晨她就开始“乒乒乓乓”忙碌起来,全家人的洗漱,全天的饮用水,乃至睡前的洗脚水,都来自这太阳未露面时存下的“圣水”,能驱病强身,保吉祥安康。
家乡的厨娘们,还特意在这天抖下蒸馒头用的酵母,用高粱秆拍子晾在外面,接受节令的赐予和“圣水”的洗礼,酵母晾干后存放在棉布口袋内,挂在屋檐下,虫子不蛀,久放不霉,味道不变,能用好长时间呢!用这些酵母发面蒸的馒头香甜、虚软。
奶奶是被家里人尊宠的“老闲倌”,地里活儿不让她沾边。端午清早她总会崴着小脚,夹上镰刀,拿个筐子,去坡里割艾蒿,带着露水的艾蒿被她插在门头上,可以避邪驱病,护全家安康!
艾叶还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材,可以驱寒暖体,温经止血,驱蚊祛病……奶奶手巧,会蒸“青馍”,把嫩艾叶捣碎挤出汁水,和在面里,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呈浅绿色,更加筋道,还透着清香。如今想来,“青馍”与某地的特色美食“青团”有异曲同工之妙。
端午能吃上粽子,也就是近几年的节日福利。小时候,一斤糯米与一包粽子,价钱的悬殊让父母咋舌,他们情愿称点糯米塞点红枣拌上红糖,经过笼屉的“吞云吐雾”,大人孩子就解了馋!刚上班时我也舍不得买现成的粽子,问问闻闻看看就行了。现在呢,偶尔买现成的,多半时间自己动手包,咸的甜的都有,花生红枣葡萄干的,牛肉味儿的,翻着花样做,且个头大份量足,特意让老人和孩子都尝尝鲜。
“香草雄黄,一年一趟。”货郎走村串户的吆喝声也提示着老人,要给孩子做香囊喽!针线笸箩里的各色布头在奶奶的手中演变成元宝、挂坠、大公鸡、长命锁、扳脚娃娃……白生生的高粱秆被剪成均匀的小段,串联起花花绿绿的梦想,陈艾叶、雄黄让香囊清香提神,驱蚊消灾,挂在脖子里,颇有几分《石头记》里“宝哥哥”的神气呢!
近几年,随着艾灸保健业的兴起,各类养生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中医的手法济世救人,普度众生,艾蒿是一大功臣哟!
如今,家乡地头沟边的艾蒿很难找到了,集约化种植模式也应运而生,零散收购点遍布城乡,艾绒加工点与日俱增,农民朋友的钱袋子充盈了许多。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新时代佳节的庆祝与传承,理应让端午味儿更浓,由创新意识引领,文化味儿更加厚重。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浣溪沙·端午》正穿越千年警醒我们,虽享清宁世日,勿忘报国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