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是各地学宫和孔庙的标配,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历来是拜师和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据史志记载,邓州外城东南隅,在宋代前即有大成殿,后毁于战火。2014年重建于花洲书院万卷阁正北面,是一处由大门、正殿、东西配殿、廊庑构成的独立建筑群,为花洲书院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2015年大成殿建成,直观地揭示了范仲淹和其前后成才的哲人、政客、文士的思想渊源。如果说范公的成就是儒学长河中一朵最美的浪花,那么,大成殿祭祀的孔孟等圣人的学说,则是范公和其前后士人学者学问成就的源头。在整体布局中,大成殿挑起了书院的脊梁,让景区生色;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大成殿建筑群所代表的国学内涵,很好地体现了书院“传承”这一主题。无怪乎大成殿一完工,花洲书院景区即由AAA级景区升为AAAA级景区。如果说一期修复工程的建筑多具江南小桥流水温柔的禀赋,而大成殿等建筑则显现北方端庄大气豪放的特征。前后景区既各具特色,又完整统一,可以说花洲书院建筑群集南北风格为一体,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处大观园。
1.8米高的平台上高耸着宽9间25.2米、进深22.4米、高21.6米的重檐歇山庑殿顶的大殿。大殿正面正中重檐之间竖着盘龙蓝底金字“大成殿”立匾。大殿内部由8根直径0.6米的巨柱支撑,殿外的2米回廊由24根廊柱支撑,给人以规整肃穆的印象。整个建筑群与曲阜孔庙和北京国子监大成殿的金碧辉煌不同,从顶到底清一色的瓦灰色,与整个景区建筑的色彩相统一,给人以朴素、庄严之感。大成门前的盘龙砚,则像一枚巨型印章,给人以强烈的文化暗示,彰显着其建筑的独特艺术。
与其他地方用金属或泥土塑像不同的是,大殿正中安放着高6米、重26吨的金丝楠木孔子雕像,原木树龄在3000年以上。该像为慈善家李凌云先生捐赠,由清华大学曾成钢教授设计,雕像面相肃然,须发飘逸,衣袍褶皱与流苏书卷刻画生动,其形象清新脱俗,俨然一位教书育人的布衣学者,与其他各处孔子像迥异。孔子像东西两侧是同为金丝楠木雕刻的四尊雕像,即配祀孔子的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四位儒门圣贤。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弟子,孟子则是其门人的弟子,“四配”是有明晰的师承关系的。这四尊雕像高3.8米,各重10余吨,寻来这同样大小粗细的同种材质,也费了相当的心力和财力。四尊雕像同样雕工精细,形象栩栩如生,人物神态各异,更加衬托出孔子雕像的高大。五尊雕像共同构成和谐统一的儒学文化树雕群,为目前国内所仅见,是当之无愧的花洲书院的镇馆之宝,更是全国唯一的树雕艺术珍品。
雕像上方有三方匾额,“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和“斯文在兹”分别为康熙、雍正和光绪皇帝所题。大殿内外还有康熙、乾隆等撰写的楹联,均为书法名家书写,内容和书法艺术足耐品赏。大殿东西和北面墙上复制了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创作的《孔子圣绩图》连环画39幅,大饱眼福之外,还可帮助我们了解孔子所处时代的人文风俗,引发对孔子及其弟子事迹的关注。孔子像前陈列着琴、鼓、钟、磬四种乐器和祭品,提示着建筑原有的祭祀功能。东配殿陈列着五经四书,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古代办学形式与科举制度,系统全面。还有声光电形式的儒学问答,引人入胜。复制的明代赵秉忠状元长卷,让人叹为观止,这些构成了古代儒学教育直观的教科书。
花洲书院大成殿既有强大的国学精神召唤,又有高超艺术的吸引,不管你是教师、学子,或士农工商,都该来这里走走看看,接受儒学文化的熏陶,欣赏独具特色的各种艺术,一定会感到此行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