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朱熹评论他“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毛泽东评价他是“办事而传教之人”。他一生生活、学习、从政共64个地方,为官38年,任职22地,调动25次。其中在河南15年余,死后长眠于河南伊川万安山下。河南成就了范仲淹,范仲淹也把他的聪明才智和大部分精力献给了河南,为河南和全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河南是范仲淹的成才之地。1011年,22岁的范仲淹辞别母亲,只身到应天府(河南商丘)书院求学。在这里,他“五年未尝解衣就枕”“昼夜不怠,冬月疲甚,以水沃面,至以糜粥继之” (宋史·范仲淹传)。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过商丘朝拜圣祖殿,万人空巷,范仲淹的同学也都跑去一睹天子真容,只有范仲淹一人在学舍读书。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回答说,书念不好,看看皇帝也没用,书念好了,他日再见也不晚。这件事充分显示了他胸有大志,勤奋惜时。经过苦读,他终于在27岁那年中了进士,成了天子门生,于1043年在天章阁受到宋仁宗单独召见对策。
河南还是范仲淹初掌教鞭的地方。1026年,范仲淹因母丧寄灵于应天,丁酉期间,受留守晏殊邀请,执教应天书院,在这里他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河南汴梁(今开封)是当时的都城,在这里范仲淹经历了他宦海生涯里的四起四落。他做京官的时间累计五年零七个月,第一次1028年12月任秘阁校理后转殿中丞,他“每感激论天下事,总奋不顾身”,曾谏为太后祝寿,谏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还政于仁宗,被贬为山西河中府通判。1033年3月,仁宗亲政,召回范仲淹任右司谏,他敢与天子争是非,反对废黜郭皇后,惹怒仁宗,再次被逐出京城。1935年秋天,仁宗迫于内外清议的压力,召回范仲淹,并升任天章阁侍制,其间他曾权知开封府,使京城“肃然称治”,让希望累垮他的推荐者愿望落了空,结果仍被弄权的吕夷简进谗言以朋党的罪名,第三次被贬出京城。
范仲淹抗击西夏有功,被擢任枢密副使,后任参知政事。其间他办了一件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即推行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推进以吏治为核心的改革。还改革考试制度,均公田,重农桑,减徭役,革除了不少积弊,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为触动了权贵的利益,仁宗在保守势力的压力下退缩了,范仲淹的政治革新,仅经历了一年多便夭折了。
改革失利后的范仲淹自请宣抚河东,次年落职邠州。1045年十一月,范仲淹因病申请获准,调到气候相对较好,医疗条件优越的善地邓州。在邓州,他惩恶扬善,政简刑清,孜孜民事,重农桑,兴水利,很快邓州大治。在此基础上,他整治百花洲,创办花洲书院,兴学昌文,开邓州千年文运。庆历六年秋,在百花洲旁的春风堂内,他一气呵成,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古今中国人崇尚的千古名句。
作为一个政治家,范仲淹心忧百姓,为民谋利,这才有了庆历新政,为20多年后的王安石变法开了先河。
作为一个教育家,范仲淹执教应天书院,管理最高学府国子监,在邓州花洲书院亲自讲学,培养了大量人才,探索了人才培养的若干规律。
作为一个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名动天下,显示出精巧的构思,美妙的语言、意境和深邃的思想。河南的历史文化和进退经历造就了范仲淹的思想情感;邓州的社会人文环境和名胜灵气催生了他泉涌般的文思。
范仲淹生前曾葬母于河南洛阳,死后随葬于伊川。这是他孝敬母亲的行为,也是尊崇先贤姚崇的举动,更是他热爱河南的最好的证明。
时至今日,时代需要我们弘扬忧乐思想,担当精神。我们河南人有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先贤范仲淹的言行,尤其是在河南15年留下的点点滴滴,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