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说吃

2019-04-18 16:38:04 作者:李 萍 来源:
分享到:

  □李 萍

  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有卖红薯干的,觉得很新鲜,毕竟,四十多年没吃到这种东西了,萌发了想买一点尝尝的欲望。一问价钱,七块钱一斤,乖乖,比鸡蛋贵多了,现在鸡蛋的市价三块钱一斤。

  我记得小时候,因父母经常外出演出,就把我送到汲滩奶奶家抚养。那时候的红薯干只有几分钱一斤,因为当时白面极少,也吃不起,一到春季,红薯干就成了奶奶家的主粮。那时候,人们吃红薯干只是为了充饥,每天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日子,把人吃得没了胃口,偶尔的玉米糁儿糊汤面杂面条,奶奶也没忘往锅里加红薯和红薯叶。那一天三“红”的生活呀,吃的让人直吐酸水,看到这种饭就想哭,不吃还不行,肚子饿啊!

  六岁的一天,汲滩街逢集,家门口来了一个卖煎凉粉的,五分钱一碗,奶奶看我盯着煎凉粉的馋相,就掏了一毛钱买了两碗,给我一碗,给大我七个月的小叔一碗,说是一碗,可过去的那种小黑瓦碗也盛不了多少。我端起碗三下五去二就吃完了,再看看小叔,还在细品慢咽,还剩大半碗呢。我吧咂吧咂嘴,确实比红薯饭好吃。于是,我二话不说,端起小叔的凉粉碗就跑,小叔哭了,奶奶笑骂我馋嘴妮子,又掏出五分钱,给小叔买了一碗。这件糗事,在我家一直流传了好多好多年,从此,我也落下一个“好吃嘴”的名声。

  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吃啥都是香的,春天,我上树捋“榆钱”和“洋槐花”,回来让奶奶给我做蒸菜吃。每次奶奶都会在这些食材上撒上玉米面,蒸好后再浇上蒜汁儿,真好吃;夏天,我跟着两个小叔,上树抓“知了”,下河摸鱼虾,回家放在做好饭的火灰堆里烧着吃;秋季,我和小伙伴们结伴出去摘野果寻野菜,回来让奶奶给我做“菜莽”吃;冬天,我每天在奶奶取暖的火罐里炸“苞谷花”“黄豆籽”吃。反正,每天都在想着吃。哼!咱那“好吃嘴”的名声也不是白得的。

  现在的生活真是变了,好吃的东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细米白面人们都吃够了,粗粮越来越贵了,好一点的红薯已卖到两块钱一斤,绿豆面条五块钱一斤,玉米面饼子一块五一个,红薯面窝头两块钱一个。天呐,怪不得我们小时候很少得病、那么结实,原来我们小时候吃的粗粮,营养均衡,都是现在的贵族食品啊!

  于是我买了十块钱红薯干回家,想品尝一下和几分钱一斤的红薯干,味道到底有啥不同。回到家不一会儿,一锅红薯干玉米糁稀饭熬好了,一尝,怪新鲜怪好喝,细一品,还是当年那个味儿。虽说价钱变了,但那个味儿我永远记得。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家冰箱里肉、蛋、奶及各种食物应有尽有,人们都不知道吃啥了,孩子们更是吃啥都不稀罕了。

  街上的烤红薯已卖到了六元一斤,但我永远不会去买,你就是说它长出个花儿,我也不稀罕,因为小时候吃得太多吃伤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