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翁 学 诗——杨存德诗集《意海冲浪》赏析

2019-04-24 15:17:31 作者:徐君泽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杨存德先生把他的诗集《意海冲浪》样稿交给我,希望“指导”。我心里虚,就找王林森出主意,乐于帮助人的王林森很赞成我这个题目。

  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打开了诗集,仿佛走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诗歌艺术殿堂,越读越觉得满目锦句。一个诗人对诗歌语言的态度,是区分优秀诗人和一般诗人的关键,杨存德先生对诗歌的语言真可谓锲而不舍,他写诗就是用文字修路。

  语言富有张力

  诗集开篇《诗人的粗线条》,首先激起了我的兴趣。仅仅12行文字,就把诗人的风采呈现在面前,尤其“诗人的墨水渗透故乡”一句,余音绕梁,信息量非常足。诗人浓烈的故乡情结、桑梓情怀,用几千字也不一定写得感人,仅此一句已经打动了我。

  《从黄河的源头出发》,起笔说甲骨文,语言力透纸背,高度凝练:“六千年之后/她从地图上站起来……用穿透历史的能量给力中国”,深化了赞美母亲河的立意。

  《意海冲浪》是一首短诗,诗人惜字如金,仅仅用6个字点明意海:“辽阔、浑厚、多彩”。虽然全诗12行70余字,却涵盖了冲什么浪、冲浪的决心、如何冲、冲的收获,结尾在冲浪人“像花朵在海潮中盛开/既在宿命之中/又在沧桑之外”,既有超脱的思想高度,又有形态的潇洒。

  艺术感染力

  著名诗人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杨存德先生的诗歌语言,有令人击节赞赏的个性,在邓州的诗人群里,我基本能辨别出来。读他的诗,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在轻松、愉悦的赏读中,不由自主地去领悟诗的丰富意蕴和饱满情怀,感受他深厚的积淀、扎实的诗作功底和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中原道情》起句“黄河串个门儿/来到中原河南”,一下子就激起了阅读兴趣,急不可耐地要看看“道”什么“情”?“京广线由郑州连接南北/陇海线在中原东西贯通”,看似平淡无奇的写真,以“跋山涉水抒豪情/千里迢迢意纵横/动车组让中国动起来/和谐号让琴瑟共鸣和声……解读河南的年轻”。方块字在他笔下活了起来,很有质感,相当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被他语言的魅力兴奋着,激励着,引领着,自己也变得年轻有活力了,很愿意为“河南的年轻”贡献力量。

  《小酌》以为是“酒中客”“酒兴”大发,想不到一读内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意在古今对话:“扬州八怪竹林七贤胸中奔走”“古今中外月满西楼/断竹飞土逐鹿夏商周/秦晋之好陇上行/燕赵悲歌志难酬”。字字有意,句句含情,若没有掌握大量的古典诗词和历史知识,绝对写不出这般有深度的诗句。

  《村景》中“池塘水波温柔着眼光/炊烟悠长的句子抒情”“红辣椒房檐下向外张望/苞谷穗金黄地挤在树上”,“温柔着”“抒情”“张望”“挤”等,这些简洁准确的动词,把“水波”“句子”“红辣椒”“苞谷穗”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化了村景的美,歌唱了农民的“自豪”和“满足”。

  诗句凝练

  在普通的文本中,句子的成分是不能随便省略的。杨存德先生为了使诗句表达得更凝练、简约、硬朗、坚实,常常恰到好处地省略了一些成分,留下艺术空间,吸引读者去体味和填补。

  《草帽》一诗:“草帽戴在夏天的头上/出汗的农村在帽檐下张望”。他把歌颂的主体——农民,省略了,并且将“夏天”“农村”进行人格化处理,让“夏天”戴上草帽,令“农村”在帽檐下“张望”,使读者在生动形象的诗句里,进一步地思考“张望”的含义。“麦子熟了/要颗粒归仓/收割了油菜之后/田野上再点种一些情怀/让秋天闪闪发光”,后面几句诗,仍然省略了“农民”这个主体,在诗人留下的艺术空间里,我油然联想到“农民”踏着固有的季节韵律,辛勤地耕耘,热切地盼望,收获着“闪闪发光”的劳动成果。

  《偶感》中“是谁旋转着太阳/把朝阳变幻为夕阳/是谁敲打着月亮/让阴晴圆缺散发出诗香/是谁在仰望蓝天/是谁在夜空中奔忙”,诗人不仅省略主体,而且引入设问的修辞手法,扩大了艺术空间,激发读者去想象主体是谁和表达的意图。

  转变词性

  杨存德先生为了淋漓尽致的表情达意,在诗作中常常转变词性。如《无题》中“来来往往的行人/在街市上季节着衣赏/从南到北/字典着文章/由东向西/动态着风向/街市上五颜六色的买卖/喇叭声响/眼睛盛开着欲望”,“季节”“字典”“动态”这些名词,被转换成了动词“季节着”“字典着”“动态着”。

  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杨存德先生在这首诗里,把名词当动词运用,使诗句“火”了起来,显得更加新奇、灵动,也丰厚了诗的意蕴,使其更能“燃烧”读者的思想,倍感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如此让“眼睛盛开着欲望”。

  掩卷回味,脑海里久久地萦绕着诗歌的意境。拉马丁说,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我之所以钟情现代诗,恐怕也是为了不悲哀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