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 首 遐 想

2019-04-28 10:18:12 作者:高定杰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仲春时节,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正是踏青游春、放飞心情的绝佳时机,恰逢周末,我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沐浴着和风暖阳,沿着宽阔平坦的快速通道,驱车直奔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欲一睹这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的雄姿。

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渠首转眼即到,我迫不及待地融入了游人如织的景区。

在景区偶遇一对来自北京的老年夫妇,攀谈中,他们对渠首工程赞美有加。他们说,饮水思源,在北京每每喝到甘甜的丹江水,都会萌发到源头看一看的冲动。看到如此雄伟的工程,了解到渠首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我们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敬佩和感激。这一番真挚的话语让我陷入了深思,俯瞰渠首,只见巨大的水流从闸门喷涌而出,涛声若雷,浪花如雪,水汽氤氲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美丽的彩虹;极目远眺,清澈的渠水像一条巨龙奔腾远去。我久久地凝视着这壮观的场景,仿佛随着水流来到了北京,看到首都人民畅饮丹江水、翘指赞渠首的动人画面,既自豪、骄傲,又敬仰、感动,更感恩、珍惜。

我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和骄傲!曾经,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受尽屈辱和苦难,是中国共产党让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以诗人的浪漫和政治家的胆略设想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也是可以的。”气魄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虽然刚走出战争硝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大人工湖的丹江口水库,修建了引渠、干渠和渠首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国力和技术已完全可以满足此项伟大工程的实施需求,短短几年就将蓝图变为现实,这种伟业,不仅旧中国无法完成,就连发达的欧美国家也为之惊叹。

我为在工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邓州人民敬仰和感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邓州人民建设渠首工程的战场,眼前的工程,是邓州人民用汗水和热血铸就的。为了这项工程,邓州人民在当时国家财力尚不充盈、机械设备短缺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为国分忧”的渠首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用几近原始的作业方式,从1969年1月26日开工,至1976年完成全部工程,历时八年,成就了今天无法想象、世人叹为观止的杰作。这期间,邓州几乎所有青壮年男子都参与过渠首工程;这期间,邓州倾其所有用于工程建设;这期间,邓州共有141名优秀儿女在工程中牺牲、2280多人因公伤残;这期间,共用断钢丝绳700余吨,开挖的6700万立方米土石,可以堆砌成高宽各一米的土方绕地球一圈半;这期间,为了补偿库区失去的土地,邓州将包括渠首在内的两个乡共290.5平方公里的属地划归邻县;这期间及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邓州共划出良田数万亩,安置库区移民6万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安置县;为确保一渠清水北上,邓州拒绝诸多投资项目,关停大批工矿企业和养殖基地,以牺牲经济效益换取碧水蓝天。邓州,我可爱的家乡,我纯朴善良可敬可亲的父老乡亲,你们的贡献和付出,历史永远铭记!

我为该工程造福人民群众而感恩和珍惜!2014年12月12日,一渠清流从渠首出发,蜿蜒千余公里直达京津,惠泽沿途各地,缺水的华北得到了滋润。为此,国家每年无偿给邓州供水6亿立方米。为了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水资源,邓州市陆续建成了邓西湖、明珠湖,还有在建的湍北水库,不仅有效地贮存了水资源,而且为城市增添了亮点,更重要的是为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饮水提供了可靠保证。就饮水而言,从前,人们在井里汲水,一口阅尽沧桑的百年老井,上演了多少人间的悲喜剧,见证了多少生活的酸甜苦辣。后来,有了省力的手压井,再后来,城市和农村先后通了自来水,数年前,安装净水器成为时尚,而如今,纯净的丹江水流进厨房,净水器竟因此失去了市场。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多么令人惊叹的巨变!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一阵嘹亮的歌声将我从遐想中唤回,原来是一群老年人在动情地歌唱,他们举着“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的横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被他们炽热的情绪感染了,不擅格律的我竟突发灵感,诌出几句打油诗来:“祖国新生七十载,天翻地覆慷而慨,今日腾飞惊世界,明天传奇更精彩。”

是的,明天传奇更精彩!因为明天的中国一定会续写更精彩的华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