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穰原上的一颗星——记全国人大代表姬书云

2019-07-02 16:03:55 作者:张金学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姬书云,出生于穰东镇姬庄村,古穰原这片沃土养育了他,清澈的赵河水滋润了他。今年已是90岁高龄的姬书云,身体健康,思路清晰,他曾以农民身份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姬书云家境贫寒,没有条件和机会进入学校读书,强烈的求知愿望,使他一有机会就来到穰东公社,站在小学教室窗前,听琅琅的读书声,看先生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回到家,他就把白天在学校看到和听到的默记于心,劳动之余,他手拿树枝,或者庄稼杆在地上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这样的“窃学”,他开始识文断字,能记能写,成为本村的“文化人”。

  姬书云不善言谈,但在二十世纪火热的年代里,集体生产活动多,他特别能吃苦,乐于助人,受到上级组织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1969年9月,经村党支部考察,报上级组织批准,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笔者15岁那年,在本村初中上学,步行12里到穰东公社大院,与上千名学生一起聆听过他忆苦思甜。

  1971年春季,穰东高中邀请他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报告,他讲的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激励着我,至今我还能记得一些小故事。比如他到县城或公社开会和学习,习惯自带干粮,啃窝头喝开水,从不铺张浪费;再如,为了节省,他把圆珠笔芯用竹子套缠紧,写字学习和记账。这些细节,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可反映了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他淳朴的思想与勤俭节约的高尚行为。从1958年至1974年15年间,他一直担任生产队(现为小组)会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大家以“常在河边站,双脚蹦蹦干”的话语称赞他。

  1975年11月13日至17日,他出席了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面,与2864名代表共商国是,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等老一代领导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这样描述会议的盛况:修改宪法;听取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任命国家和各部委领导人等。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大会把我国重点工作转移到经济上来;大会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食宿出行一律从简;大会纪律严格程序保密,不得随意外出活动;由于美、苏、日、台图谋不轨,国际和国内形势紧张,会议多在夜间举行。他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向大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引起重视。

  凡是涉及“三农”的事,姬书云都当大事做,哪里需要哪里艰苦就出现在哪里。比如公社在赵河店办氨水厂,他带领一批社员风餐露宿,起早摸黑,啃着黑窝头,喝着凉开水,喊着“办好氨水厂,浇灌高产田,解决吃喝穿”的口号大干快上;再如他自愿带领年轻力壮的几十名农村青年,成立一支突击队,几年间累计修硬边水渠3000多米,架设大小桥梁16处,为农业丰收创造条件。上级曾选拔他转为正式国家干部到另一个公社做统计工作,他放弃了,继续扎根农村。

  1977年11月,他出席河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1981年5月,在邓县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任期3年。1983年3月,经县第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他当选为出席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会议的代表。5年里,他积极参政议政,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他围绕“三农”会前走访座谈收集归纳,提出了20多条意见和建议,引起大会的关注。

  1985年6月,笔者从部队转业,被安置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有幸近距离接触到姬书云,亲身感受到了一位国家、省级和县级人大代表,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积极作贡献的风采。

  如今,姬书云已经是四世同堂,全家人根系农村,传承优良家风,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几十年来姬书云向特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捐款累计2万多元;捐助生活用具、农用资料和学习用品100多件。他总是以平静的心态说:“党和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和职责,我的奉献是微不足道的。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但仍需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有生之年,我要在精准扶贫和奔小康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