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远大理想,涵养浩然正气,历来是为官从政的必修课程。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工作生活重压,面对各种物质诱惑,如何在纷纭复杂的局面中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老实做人、干净做事、勤政廉政,这是检验和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上成熟不成熟、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标尺。当前,在全国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杨德堂先生编著的《做人为官之道》(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教育读本,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勇于担当、执政为民和廉洁自律,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党员干部应具有
忧国忧民的担当精神
初心和使命,承载着我们党的希冀和信念、责任与担当。岗位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结晶,“忧患意识”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是未雨绸缪的智慧。担当就是担责任、担风险,勇于付出、敢于牺牲。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如何强化岗位担当意识,《做人为官之道》教育读本重点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履行使命的责任感和要有全局观念。
党员干部应具有
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共产党的官,要造福于民,就得讲奉献,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一个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做人为官之道》教育读本中系统阐明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该树立“三个坚持”,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首先要坚持公仆情怀。以民为本、利泽民生,是中国古代吏治思想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并在历代的明君贤臣、清官良吏的宽政惠民、厚生利民、除暴安民、济世救民的施政行为中得到具体体现。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的“大丈夫当以利泽生民为务”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训,讲的就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把百姓当父母,视自己为公仆。其二要坚持勤政务实。勤政务实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兴业之基。大家只有做到心中有信仰、眼里有群众、工作有作为、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基石,认真过好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才能担当起无愧于新时代的历史重任。勤政,就是要坚持恪尽职守,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人民做事;务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三要坚持无私奉献。当下,我们党是处在和平时期的执政党,每个党员干部,手中都握有大小不等的权力,面对和平安逸的生活,还有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诱惑,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把无私奉献看作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树立以无私奉献为本质特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在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到榜样和表率作用。
党员干部应具有
廉洁从政的道德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人为官之道》教育读本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和党性修养,不断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作风、树立党纪观念、强化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坚持依法办事、锻造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才能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中国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党,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党。廉洁从政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决定的,党的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荣,以贪图享受、浪费奢侈为耻的思想,才能赢得众望所归的领导威信,人民群众才会振奋精神与党和衷共济,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做人为官之道》教育读本还为广大读者列举了焦裕禄、杨善洲等英雄人物典型事迹,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先锋模范作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