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先是由土坯房换成砖瓦房,继而又搬进了楼房,期间,我的书柜也是从无到有,添了一个又一个,至今已拥有四个书柜。
我常常站在不同颜色的高低书柜前,面对着一层层一排排的书籍出神,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让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记得小时候,我家里是没有书籍的。由于村子小,有书的人家不多,上学识字后,我经常到有书人家里找书看,其实也看不懂啥,只是兴趣而已。
上高中时,随着对书籍的热爱,我利用暑假时间,到本村或邻村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侠五义》等,这些书常常让我看得如痴如醉,沉醉在故事情节里不能自拔。后来感到借书看不过瘾,就开始节衣缩食买书看。记得第一次买书是到裴营乡滕楼街办事,在书店里看到了著名散文家秦牧的《长河浪花集》,定价是一元二角,拿着这本书爱不释手,可那本书的价钱比我午饭的饭钱还要多。买书或吃饭?在这两难的选择中我选择了那本书,当然午餐是没了,回家还要编点谎话弥补钱数不足的“问题”。
又一次,父亲让我去县城办事,办完事我到大十字街附近的新华书店闲逛,相中了一本名叫《唐诗故事》的书,书价是一元一角,狠狠心买了那本书,代价是将剩钱买了几根油条充当午饭。用这些方法,之后还买有《清代散文选》《现代散文选》等书籍,不知不觉积攒了二、三十本书。
后来感觉这些书没地方搁,才想起来需要做个书柜。于是,我在家里找了些木板,凑齐了做小书柜的木料,央求村里一个木匠给我做了一个简陋的小书柜。我把书柜拿回去后,找两个大铁钉,把书柜固定在床头的墙上,把书放进去,摆得整整齐齐,这是我的第一个书柜。
1988年,参加工作以后,有了一份工资,也就有了“自主权”,买书相对自由多了,虽然当时工资低,但是买书再也不用靠饿肚子去买书了。随着买书数量的增多,那个小书柜早已不堪重负,也真是应了那句俗话:买得起马备不起鞍!
在当时,依我家的经济状况,想买个书柜或让木匠做个书柜都是奢侈的。没办法,我看中了结婚时妻子的一件陪嫁品:一个小衣柜。那几天下班,我非常勤快,又是扫地,又是做饭。也许是热情过火了,一天我做饭时,妻子笑着说:“哎,这几天你咋这么勤快?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本来嘛,我就不懒。”趁着妻子高兴,我向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妻子是个爽快人:“你不早说,我当是啥大事哩。”饭后,妻子就腾出了小衣柜,我把衣柜搬到了小书房,稍做修整,成了书柜,这算是又有了一个书柜。再后来,随着书籍购买量的增加,我又从旧货市场买了一个二手书柜。
2010年,我和妻子商量后,到市一家具店定做了一个黄褐色1.7米多高3开门的书柜,这个书柜算是上点档次。当然,我买书柜,是用来装书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我不光自己爱读书,还要求孩子们也要多读书,我经常对他们说:“只要有机会读书就要坚持下去,有了知识才会改变人生。不求你们当官发财,就想让你们多读书成为生活的强者,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