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郑村的知青往事

2019-08-08 17:22:48 作者:王林森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1968年12月25日,前郑大队后郑村郑海清到邓县裴营公社去接下乡知青。公社院内一群十五六岁的学生,穿着当时盛行的黄军装,叽叽喳喳,说说笑笑,一脸城市孩子的优越感和红卫兵的自豪感。

  公社安排从南阳市(今南阳市宛城区)来的上山下乡知青到后郑村接受再教育。这个知青组有5名初中生,3个男的:戚建国、董春泰、张经广,2个女的:李恒兰、杨荣敏,戚建国是知青组组长。

  郑海清当时21岁,是生产队的会计。上过2年初中,郑海清和知青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有时候晚上谈天说地,夜深了,他就和组长戚建国睡在一起。

  这群城市孩子还不会照顾自己,有夜间尿床的,郑海清就在晴天帮他们晒晒被子,带着他们搞搞卫生。

  知青们记工分,分口粮,但口粮放在生产队仓库里。邓县人厚道,这样做一是不让知青们为保管、晾晒口粮操心,二是仓库里有粗粮和细粮,知青能多吃口细粮。生产队有磨坊,有拉磨的牲口,知青们面吃完了,就到仓库称50斤粮食,几个人热热闹闹地在磨坊磨成面。

  这几个知青劳动积极,踏实肯干,也能吃苦,男孩子和劳力一样拉车、挑担。刚开始,拉车压不下把,挑担直不起腰。农村人热情,争着给他们传授干活的经验,手把手教会了,还要帮着推一把、扶一把。这些孩子们干活、做饭,读书、唱歌,有说有笑,但一静下来男孩子腼腆,女孩子也不疯了。所以村里人都很喜欢,特别是年轻人有事没事找他们凑热闹。

  知青组长戚建国带着知青劳动,吃苦在前,啥事都要做出个样子来,他好读书,还会作诗,向往当兵。1969年春上,广播上讲珍宝岛反击战,郑海清记得他的日记本上写了一句“愿以吾身卫家国”。

  戚建国的字写得好。看见郑海清写标语,就主动上前帮忙,拿起笔在墙上就写“大批促大干,大干促大变”。群众看了纷纷说“海清的字死筋,城里娃的字活套。”可惜后来扒旧房建新房,这些标语都没有了。

  知青组很有集体观念,也乐于为大集体的劳动制造气氛和声势,他们用硬纸板制成标语牌,写上“农业学大寨”这类标语,上工时扛到田间,插在地头,大家伙劳动时确实更有劲头。

  知青们思想进步,大事小事争着上前。县里组织修三郎堰,知青们争先恐后,董春泰去了三郎堰工地,在工地上多次受到公社表扬。

  1969年11月国家修建焦枝铁路,戚建国报名参加,是工地上大队民兵连的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又叫政工员,当时生产条件简陋,大兵团作战,全靠肩挑背扛、车拉手提。

  还没成年的戚建国和民工一样冻烂了手脚,磨烂了衣裳,不叫苦不叫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喊得最响的口号是“铁肩挑走千重山,双手填平万丈渊”“中华儿女多奇志,定叫鸡毛飞上天”。

  从焦枝铁路工地下来,戚建国又要求上陶岔工地,一去就当上连毛泽东思想宣传员,白天和民工一起劳动,晚上还要组织宣传,有时要熬夜写稿子。陶岔工地生活艰苦,“喝黄水,尿黄尿,顿顿吃的狼戴帽”“黑桃A算老几,老子今天吃了你”,生活苦,劳动强度大,戚建国以良好表现争取到火线入伍的指标,1970年11月底,经裴营民工营政工干部推荐应征入伍。

  戚建国从工地回村办入伍手续,需要回南阳开证明,当时天快黑了,郑海清急忙找来两辆自行车,和戚建国骑上车子就往南阳赶。

  从后郑到南阳有120多里路,当时都是土公路,大冬天,俩人顾不得寒冷和天黑,一口气赶到他大姐家,已经是深夜了,第二天一大早,戚大姐去给戚建国办齐了证明材料,郑海清和戚建国骑上车子,在上午12点前赶到了裴营公社武装部。12月份,戚建国穿上新军装高高兴兴地当兵去了。

  新兵探家,戚建国来到后郑村看望他的知青伙伴和乡亲们,身穿军装,精神饱满。

  后来,知青们陆续返回南阳,杨荣敏走得最晚,1973年招工在南阳市百货大楼当营业员。

  他们中间,戚建国现在是上将,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

  1987年县里号召发展乡镇企业,裴营乡的书记、乡长带队到杭州招商引资,戚建国听战友说裴营老乡来了,热情招待,对乡里领导说:“我在后郑当知青,老乡对我们很照顾,我一生都感激他们。”

  2010年春节,南阳市领导李甲坤到北京出差,见到在总参工作的戚建国,再次谈起知青岁月,谈起对后郑村老乡的友谊与感激。李甲坤回到南阳后,通过电话转达了戚建国对老乡们的问候。

  戚建国和他的知青伙伴没有忘记后郑村的老乡,后郑村的老乡也忘不了给封闭的农村带来文化与文明的南阳知青们。半个世纪过去,这几个南阳知青大都是花甲之人了,后郑村和知青们共同生活过的老乡真心希望他们,有空常回后郑村看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