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茶馆的“顺口溜”
“顺口溜”溜出大实话
“三农问题是把锁,
六把钥匙搞定了。
农民的事儿谁说了算?
民主决策好处多。”
“好,好!”这“顺口溜”刚一出口,立刻赢得一片热烈的叫好声。一个围着水裙提着水壶的中年男人,立刻给说“溜子”的人添开水、奖一张茶票。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所说的“六把钥匙”就是指“4+2工作法”。
这是笔者在豫西南边陲邓州市张楼乡的一个茶馆里看到的一个镜头。时下,文化茶馆里的茶客们悄悄赛起了“顺口溜”。茶老板别出心裁,制定了获奖规则,以往的、现实的,牢骚的、赞扬的,沉重的、幽默的,只要符合实情,只要众人叫好,都可以获奖。奖品不重,免一次茶而已。但村民们乐意,喜欢凑在一起喝茶唠嗑,谈天论地,东南西北,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有感即可发。
说话间,有一个老者清清嗓子说:“你们有的年轻,有的健忘,有的顾及,不敢说实话。咱邓州没有实行4+2工作法以前,我们村可是个出了名的破烂村,村支书、村主任两派对立,互相拆台,明争暗斗。老百姓有难处,支书推主任,主任推支书,找谁谁不管。有了好处,看谁上得窜!我给大家来一溜子:
好事争着干,
难事推着办,
遇见麻烦事,
谁也不去办。”
叫好声又起。茶老板给他奖张茶票。喝茶的中间,有人不乐意了,兀地站起身,朝大家拱拱手说:“那几年,村子乱,是实情。有的村班子有名无实,软弱涣散,想为百姓出点力,就是不知道咋干。想干事,不会干,没钱干,不敢干。村干部除了派工催粮逼提留,除了吃喝玩乐应上头,就是个摆设儿。这还是好村,有的村子,线断人散、完全瘫痪;有的村子,老百姓信不过,干脆不设村班子;有的村子,班子由地痞流氓把持,实行‘三子’工作法:嘴皮子、酒瓶子、皮鞭子,一次软,二次缠,三次让你快完蛋。当然啦,这是少数、极少数,多数村是‘发展无思路,工作无抓手,啥都一般化,事事都将就。’我当村支书时,也想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就是没有思路,没有抓手,阻力大,难下手,蚂蚁吃虎难下口。今天我就替那些像我一样的村干部们鸣一声冤:
村干部,有困难,
事难议,议难决,
决难行,事难办,
只有啥子都不管。”
这溜子说出的实情,在当时可不是少数。大家都要求茶老板给他发奖品。茶老板一连给他发了三张,因为他在出溜子前的表述中,已经溜出来两个了。大概是受了这溜子的影响,一个花白头发的老汉说:“那时候,村里大小事,村官们说了算,就是党员也够不着发言,老百姓谁敢插嘴?说了也等于放个屁、刮阵风。今天老汉也溜几句,说说村务不公开:
不开会,不访谈,
支书、主任说了算。
是赚是赔没人知,
三年不见村帐脸。”
茶老板发完奖,那老汉却一脸憋闷,少有喜悦。有人说:“实行‘4+2’都好几年了,以前的问题大都解决了,村里每逢大事要务,修路集资、捐款,土地承包、征用,修学校、建游园,招商引资,村镇规划,计划生育,种种这些,哪一桩不是通过‘4+2’的?支部开会提出,两委开会协商,党员大会审查,村民会议表决,开完会还要公告天下,办完事还要公示细枝末叶。从头到尾,有人提,有人定,有人做,有人管,事事有远见,件件称民心,你还有啥不如意?”
老汉被这话憋得脸红脖子粗,气呼呼地说:“我哪里是不如意啊,老汉本想再溜几句眼下的好光景,想出来两句,憋到嗓子眼憋不出来了。”
在众人的鼓励下,老汉鼓足勇气开口溜说。这一开口,居然像竹筒倒豆子,呼呼啦啦一阵子:
“老百姓,该知足,
皇粮二差都免除。
看病能报销,
种地有补助,
娃子上学不交钱,
老人养老有保证。
村村通,路路通,
平地盖起小洋楼。
乡村确实变了样,
大人小孩福里走。
忙天地里瞅一瞅,
闲暇茶馆顺口溜。
你言我语添智慧,
构建和谐新邓州。”
茶馆里的欢声笑语,像陈年的老烧酒,把喝茶的人一个个灌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