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永先)初冬时节,寒意料峭。11月16日,在市文联的组织下,我市30多名文人墨客齐聚杏山,在大禹的塑像处,他们沿着禹山旅游栈道拾级而上,在山顶毛泽东的巨大塑像前合影,看千里干渠逶迤北送清澈的丹江水,观水天一色的丹江,瞻仰在建的引丹纪念碑,实地感悟邓州人的渠首担当精神,深为自己是邓州人而骄傲。
一行人说体会,谈感受,在相互的交流中,先后到陶岔大会战的史料馆、见证了引丹工程的千年古柏、青年洞、桃花沟、杏山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最后登上朱连山山顶,游历了楚长城。
在桃花沟,目睹漫山的红叶,文人墨客们兴趣盎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
市文联主席阎俊玲说:“文学创作源于生活,任何经典的作品,都离不开我们脚下的土地。今天我们来杏山,希望大家要多看,多思,写出讴歌我们邓州人担当精神的好作品。”
作家刘德洲说:“满山摇动的红叶,是在为我们鼓掌,杏山不高,但故事很多。一块石头,诉说着它的风化历史,一个村庄,演绎着她的过往,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事物相同,但体会不同,要珍惜这次活动,用心写出好作品。”
下午返程的大巴上,文人墨客说说笑笑,畅谈着此次采风的体会。阎俊玲突然提出,因时间关系,座谈会就临时改在大巴上举行,让大家依次总结发言,谈谈采风感悟。
于是,作诗的、唱歌的、朗诵的和说笑话的,特别是作家单克磊家乡话与普通话交替朗诵的《赤壁怀古》,令人捧腹,整个车厢里欢乐一片。也真应了“国语邓州腔,国宴胡辣汤”的调侃,反映出我们邓州人敢想、敢干和敢于担当奉献的“二伙山”精神,欢声笑语里,不知不觉,大巴已经融入城市的车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