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的积累 活泼的诗韵——杨存德诗歌《看桃花》赏析

2019-12-20 10:26:03 作者:张宗成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几个月前,我从《今日邓州》四版读到了杨存德2019年4月写的新诗《看桃花》,诗所体现的丰厚的积累和活泼的诗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这首诗虽没有正面刻画桃花的形象,但一层层的铺垫,让隐藏在杏山深处的桃花明艳照人。

让我们首先读一下此诗:

看桃花

相约去看桃花的我们/酒歌里斟满长吟/拟在诗经的在河之洲聚齐/把沉醉的陶渊明叫醒/问清桃花源的大门/然后装满李太白的桃花潭水/进入杏山/可否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车窗内笑语缤纷/个个似才子佳人/这个说那就是清明上河景/那个曰他听到嗡嗡作响的诗韵/走下车/像蝴蝶/在苏东坡 李清照 辛弃疾的意境中蹁跹/品一品/元好问 唐伯虎 纳兰容若的诗文胸襟/当代的诗词歌赋应锦上添花/桃花正深情地等着我们/看谁把桃花弄成宇宙的光碟/日月一响 便见春心

诗句从相约去杏山看桃花写起,酝酿这一活动本身就像一首歌,又似一壶酒,未曾出发人们便已陶醉。诗与酒常相伴,春姑娘是把盏人。相约聚齐的地点,免不了电话短信,拟或微信视频。可是诗人告知的地点非常独特,那是《诗经》的“在河之洲”。《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在河之洲”是《关雎》中的诗句。在这里聚齐,意味着定下了诗会采风活动的基调:观自然美景,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当然,参加活动的不会是清一色的年轻人,还会有类似陶渊明和李白那样的有故事的人和与诗酒相伴的名士。李太白的桃花潭水寄寓着他对铁杆粉丝的深厚情谊,隐隐寄托着诗人对此行的美好期盼。“人间四月芳菲尽”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他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白居易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恼怒和失望。因此当这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多么的惊异和欣喜。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白居易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此地罢了。而诗人杨存德所写的四月,是公历的四月,地处浅山区的杏山应该还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因为尚未到达,未得亲见,所以用的是揣测的语气,“可否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隐含着对桃花“始盛开”的渴望和生怕彼地已 “芳菲尽”的担心。

诗的第二段写出发,描写了乘车的人的表现。年轻人的精力旺盛,上年纪人的精神抖擞,男的端庄标致,女的热情漂亮,仿佛是一同参加某个盛典。人们都在发表行程观感:春光明媚,人流穿梭,社会祥和,美景如画。此情此境之下,每个人都成了诗人,诗韵已在每个人的耳旁嗡嗡作响,好诗妙文已在每个人的心中酝酿。

“走下车,像蝴蝶”,粗笔勾勒了人们到达杏山后的欣喜和雀跃。蝴蝶“在苏东坡、李清照和辛弃疾的意境中蹁跹”,每个采风的人都化身成了陶醉于宋词意境中的高人。他们胸怀的岂止是宋词,还有金元明清的文人雅士的诗文胸襟。

最传情的是这一句:“桃花正深情地等着我们”。深情的应该是“我们”,带着热情的我们,无论看什么,都是那么欢欣,那么惬意,那么动情。那么今天的主角桃花呢,当然是顾盼多姿,情满枝头了。至于是如何美妙,不妨调动你的想象,调动你的情感,调动你所掌握的优美词句,尽情地去发挥,去挥洒,去描摹吧。“看谁把桃花弄成宇宙的光碟,日月一响 ,便见春心。”这句话堪比竞赛场上的发令枪,大型酒宴上的祝酒词:把你们的本领都拿出来,尽情地歌颂大美的春光吧!

诗人杨存德把桃花“弄成”什么样了呢?当然是他所期待的像“宇宙的光碟”,那里面应该有俏丽的形状,鲜艳的色彩,多姿的动态,美味的佳肴,精彩的故事……你有多美的想象,就会有多美的画面。当然你也得有播放它的设施。只需打开它的开关,桃花模样的春姑娘就会娉娉婷婷地向你走来。“日月一响,便见春心”,春心是充满朝气和希望之心,是充满生机和热情之心。常见春心,人生不老。

诗歌不同于铺陈写文章,不写之写是写作的高境界。杨存德的《看桃花》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仅仅说了一句“桃花正深情地等着我们”,就如同打开了他那个光怪陆离的光碟,不但见景,见物,见人,而且见事、见情,见心。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活泼的。

除了李白、苏轼那样的天才,能写出上乘之作,需要大量的积累。写诗,就要大量地读诗,读《诗经》《离骚》,读唐诗宋词元曲,还要读文章,读音乐、读书法、读美术;读雕塑、读戏剧、读小说;更要读历史,读社会、读自然。你要想写出好东西,没有知识和生活的积累是不行的。仅从《看桃花》这首诗看,杨存德确有丰厚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因此他的诗是有韵味的。

写有韵味的诗,当然还要有诗歌相关技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看桃花》这首诗的层层铺垫,巧妙用典,很好地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它的不写之写,点到为止,更给人以深度和广度,给我们写新诗提供了范例。而这些技能的获得,靠的是他经常的练习和写诗时的精心构思、精巧用词,靠的是诗外的功夫。

愿我们每个诗歌爱好者,都能认真地读这首诗,领略它的韵味,揣摩它所包含的奥妙,由欣赏走向模仿,进而走向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