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岔工地往事

2020-05-12 15:44:39 作者:房继平​ 来源:
分享到:

1974年,以邓州人民为主的7县民工,经过艰苦奋战后,跨世纪的引水渠和渠首闸(过去称大坝)先期工程完成。如今,南水北送,百年梦圆,夙愿以偿的邓州人回味往事时感慨良多,我作为一个农民工亲历者更是如此。

1971年春夏之交,位于砀山脚下的渠首闸工程土方层结束,进入石方层。一天中午,我和工友们朝向西北方向,期盼邓州民工团腰店营燕店连“渠首闸工地”渠底第一次放炮炸石头的宏大景观,为这一刻的到来,民工们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劳动。打钢钎、磨炮眼、装炸药、点炮、排炮(爆炸后检查是否有哑炮),一系列的高险工序,对我们都是那么陌生。

陌生并不可怕,大家在干中学。打钎时,一个人双手攥住一根20多公分直径的八棱钢钎,两人抡起八磅锤,依次猛砸,每砸一下,撑钎人转动一次钢钎,像挖耳勺似的掏出炮眼里的石末。此工序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困难,八磅锤若用木质硬把,准确度容易掌握,但几下子锤把就被震断了。所以,只能用有6层薄竹板叠成的软锤把,每当抡起钢锤,锤把就成弓形,落点很不容易掌控,因此,经常发生钢锤砸在撑钎人胳膊、手臂上,工伤不断;点炮手以营为单位演练,听从统一号令,在同一时间,每人点燃完分包的引火线,立即奔向渠坡掩体内,但点炮手点完引火线后腿软跑不动的大有人在,万分紧急时刻,旁边两人每人拽住一条胳膊飞快拖向掩体;民工们步步艰辛,以血汗和生命的付出,用原始的劳动方式,推进工程进度,终于等到放炮这一时刻了。

这时,邓州民工团工地上,除了点炮人员外,全部清场无一人。然而,紧靠邓州工地(渠首闸)东边,新野民工团工地上,人员密集。据说,新野民工团提前与邓州民工团沟通过了,放炮的石块飞不到新野民工团工地。

不一会,距我们几百米远的西北方向,渠首闸工地上空,像乌鸦一样大大小小密集成群的石块,飞向高空,紧接着哗……哗……的声音传了过来,此起彼伏,一块直径大约十几公分的石块,流星般飞过,坠落在陶岔街北路边一屋架房上,(事后,我看到房坡上被石块砸出直径约二三十公分的黑洞。)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宏大壮观的爆炸场面,既刺激又害怕,飞石是不长眼的。

此时,忽然间看到正北方向一二百米远“新野民工团五星民工营”的工地,人群迅速地向一个地方集结。我立即感到:不好啦!飞石砸人啦!我们几个年轻人飞快向北边工地上奔去。到了新野民工工地,只见五六个人抬着一个受重伤的人,那块从天而降的大石块,把他左大腿砸入地下一米多深,大腿已经截肢,伤口处连着紫黑色肉条子惨不忍睹!抬者后边紧跟着一位四十几岁、身体微胖的男卫生员,肩膀挂着一个急救箱,面色苍白慌张。这时,前边一个大水塘挡住去路,抬着伤者的人们焦急地问:“咋办?咋办?”“冲过去!冲过去!”随着高喊声,周围人群不约而同高喊起来。但见几位抢救人员,双手举起伤者,满脸憋得通红,从齐胸深的几百平方米的大水塘中冲了过去,飞奔陶岔邓州民工团医院。事后,听说伤者抢救无效,失去了生命。

从大坝开工至今,五十多年过去了,那些为南水北调工程献身的民工们,那些许许多多无私无畏的奉献者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