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览秀亭

2020-07-22 10:34:50 作者:李治国 来源:
分享到:

你静静地站在那里,站立于天地之间,一站就站了百年千年,从北宋站到现在,站成了古城邓州绝胜的文化风景;你经历了沧桑巨变,亲历了刀光剑影,见证了兴衰更替;你顶天立地,栉风沐雨,从不摧眉折腰。无数次隔空相望,就无数次对你充满了仰视与敬慕!你这摄人心魂的览秀亭,为何直教人望亭心动,波澜顿生!

一想起你,就想起了闻名遐迩的花洲书院,就想起了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满眼的嫣红姹紫和藏着的那些水声石韵,把“忧乐”的名句,洗涤得更加芬芳馥郁、清澈明净。走过石牌坊,沿书院正门东行,那掷地有声的名篇名句,便从时空中缓缓流淌出来,顿挫抑扬,声声入耳,像一股股心灵清流,润入肺腑,直抵心扉,幻化成生命的惊涛骇浪,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走过洁净的青石小径,一如走在历史的画卷之中,放眼望去,花香犹浓,景色正新,但见康熙御笔摹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字珠玑,镂入照璧,似有翰墨汪洋,呼之欲出,一泻千里,让人在领略一代帝王风流书韵的同时,更加钦佩一代君王的胸才韬略与文治武功,也让后人深切地感受到范公骨子里的忧乐精神和家国情怀!

拾级而上,人的高度被抬升,渐渐地亲近了千年的历史烟雨。向东是春风阁,巍巍峨峨,凌空欲飞;向西是览秀亭,古朴沧雅,尽传精神。亭阁亲密于咫尺,相互辉映,相映成趣!行走在高高的古城墙之上,忽然就想起了为邓州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桐柏英雄,想起了渠首大会战中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平民英雄,想起了邓州编外雷锋团那些默默奉献自己光和热的无名英雄⋯⋯掬一捧芳香的泥土,发一番思古之幽情,观亭台水榭,看云高水低,被激活的一腔衷肠,于豪迈间,赴一次与览秀亭的千年之约,顿觉宠辱皆忘,心旷神怡!

据史料载:览秀亭,公元1039年,由邓州知州谢绛创建。1046年,范仲淹知邓时重修⋯⋯2003年邓州市政府为造福于民,精心重建,为八柱八角重檐式建筑,甚是蔚为壮观!

置身亭前,有金石之气扑面而来,亭内气象恢宏,练达厚重。内竖花岗岩四面体方碑一座。范公诗作,刻入金石:“风来雁声度,云去山色留”,是登高览胜,会友觞咏之佳地。故而,景因亭秀,亭因诗贵。

在众多的亭文化中,也许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览秀亭于我意长情深。我曾拜谒过越王勾践植兰为亭的兰亭,也曾沉醉于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造访过汤显祖神笔之下的牡丹亭,留恋过因杜牧《山行》而扬名的爱晚亭⋯⋯在感叹诸亭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更为览秀亭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叫绝称颂。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缘纠缠里,英雄土地上的“览秀亭”早已深深根植于我的心坎之中,像一种浓浓的情结,挥之不去。

一座览秀亭,半卷邓州史。小憩于亭下,枕阵阵松涛,思悠悠万事,自有清风徐来,诗意满怀,若愿安平乐道,顿觉心宽地阔,或指点江山,或激扬文字,触手可及的如烟往事,一瞬间,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从史海钩沉里向我款款走来,走成一种精神的力量,走成一种心灵的富足,跃然于眉间心上,忧哉乐哉,乐哉忧哉!

一亭一院,毓秀钟灵,大美邓州,名人辈出:有医圣张仲景、政治家李永茂、南宋名将王坚、邓国公铁铉、中唐名将张巡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更有文人才俊,姚雪垠、韩作黎、二月河、周大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城之美,美在轩昂的览秀一亭,恰风光如画,云蒸霞蔚,闲庭信步间,可怀古,可长啸,可浅吟低唱,咏风诵月,以抒览物之情。

抚古思今,古亭犹在,风流人物,可歌可泣。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心底无私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这是邓州的文化之根,也是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更是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时代会记住他们,历史会铭记他们,世世代代的邓州人民更会永远地记住他们。

心有余,则以思虑。如何在邓州“三种精神”即雷锋精神、渠首精神、忧乐神的感召下,打响品牌战略,深挖广集,使邓州名胜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快速转换成助力邓州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当是众多有志之士肩负的责任。“春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是的,“览秀亭”早已张开了千年怀抱,让尘封的诗意,从平凡的日子里鲜活起来,鲜活成木棉花开,经久传诵。这也正是邓州文化的自觉,更是邓州文化的自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