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故事篇)

2021-03-26 08:50:08 作者:周己楷 张景才 尹李频 来源:
分享到:

风云际会白落堰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龙堰乡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首届县委诞生

邓州市南部,距城约20华里的刁河岸边,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白落堰(现更名为龙堰)。92年前,中共邓县首届县委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1928年3月,共产党员郭绍仪受南阳特委指示,任邓县党组织负责人,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8月,成立了中共汲滩支部委员会,10月,经南阳特委批示,汲滩支部改为中共邓县特别委员会,并直属中共南阳特委领导。

1928年11月,中共南阳特委机关遭敌破坏,特委机关由唐河转移到邓县。特委书记郝久亭先后活动在邓东的郭庄、张井、李家庄及邓南的白落堰,并以白落堰为中心,领导豫西南党的恢复组建工作。

郝久亭在了解这一地区的革命工作后,与邓县籍黄埔军校四期学员、曾参加过北伐战争的中共党员宁洗古接上关系,指示宁洗古以特别党员身份留在地方工作,组织发展武装力量。第二年春,宁洗古被任命为邓县自卫大队队长。他依靠邓东地方武装雷云亭的千余人队伍,创办民团,平息匪患,兴办地方自治,为邓县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不断有外地党员陆续来到邓县,一批党的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汇聚,为邓县革命斗争增添了新的力量,党的活动遍及全县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共张井、李家庄、白落堰、县立一小4个党支部和文渠小学、刘营、县城第二小学、孙庄、谷社5个党小组,党员发展到50余人。

邓县革命斗争的迅速发展,革命活动范围的扩展,迫切需要党的统一领导。1929年7月,由郝久亭主持,在白落堰小学召开邓县首次党的代表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邓县特区委员会,成立中共邓县委员会。会议确定的工作路线和任务是:进一步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加强党对群众斗争的领导。这是党在邓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从此邓县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邓县的农民运动、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兵运工作成效显著,邓县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1930年9月,邓县县委发动了著名的邓县农民起义——谷社暴动。邓县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刁河岸起风云

1928年冬,设在唐河县的南阳特委机关移至邓县。当时,中共党员孙翘生(白落堰北店村人)是豫鄂信义会福音堂白落堰传教士,在这一公开的社会职业掩护下,福音堂成为共产党人秘密活动的场所。特委书记郝久亭在他的掩护下,住在白落堰福音堂,指导南阳地区革命斗争。同时,由于鄂北革命斗争受挫,鄂北与南阳两地的负责人常聚集在此,研究讨论开展两地革命斗争形势。

1930年5月,鄂豫边区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加之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爆发。据此,中共中央决定利用这一有利的革命发展时机,将豫西南和鄂西北两地区的党组织合并,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创建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由于当时两地党组织正忙于组织武装起义,未能及时合并,加之豫西南党组织发动的兵变和农民起义相继失败,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令人欣慰的是,鄂北特委在枣阳发动农民起义取得了成功,初步开辟了襄(阳)枣(阳)宜(阳)革命根据地。正当武装斗争胜利发展之际,鄂北特委遭却受到严重破坏,国民党反动当局正加紧对襄枣宜苏区进攻,这对苏区的巩固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面对危机情况,鄂北和豫西南两地党组织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边区党的统一领导,才能充分发挥边界地区的优势,扭转被动局面,创建和发展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

1930年10月初,秋高气爽,豫西南和鄂北两地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在白落堰福音堂召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实行两地党组织合并。

会上,大家一直通过建立了中共鄂豫边区特别委员会,郝久亭任书记,特委由中共河南省委代管。特委下设3个中心县委,南阳中心县委、襄阳中心县委和老河口中心县委,辖22个县,党员2870人。

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两地党组织领导农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迅速恢复各地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巩固和发展苏区,恢复和开展白区斗争的工作方针。

鄂豫边特委的建立,标志着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从此,两只革命的大手紧紧相握,形成了铁拳,在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巩固和发展苏区的革命战争史和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