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完全驱除汗泥身心愉悦后,直到村头树下传来父亲恶毒的咒骂或母亲焦急的呼唤时,孩童们这才依依不舍的浮出水面。蜡白炫目的日光下,他们踩着田间草埂排作一队,赤膊裸背,头戴柳条编帽,手提收获到的菱角、鱼虾、龟蟹等水府特产,口中又嘬着一管柳笛或者一片槐叶,一路走来一路哨音欢快,为贫苦寂寥的村落增添了无限的乡情野趣。
在邓州境内,纵横错杂地流淌着29条河流,其中较成气候的为严、赵、刁、湍。四条河流中,赵河、严陵河俱为涓涓细流,名不见经传,几无可圈点处;湍河最具规模,最值一书,可惜我已在《湍河弯弯流邓州》(文章附后)一文中做过了详尽介绍,因此在这里,只能约略的谈下刁河了。
刁河上游支流多达数条,下游主流河道却狭窄得不过三丈五丈;平日里水流脉脉,看似温驯犹若处子,然而一旦突遇恶风暴雨,便即浊浪排空,破堤漫灌,不是冲毁庄稼,便是浸坍房屋,极显刁恶之性,历史上两岸居民因深受其害,故称之为“刁”。即使到了今天,每年汛期,刁河也仍是两岸居民重点的防洪抗洪对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邓州虽然地近黄河,但因湍河贯穿南北,为境内最大河流,且由汉江注入长江,故属长江流域而不属黄河流域。
水渠的主要功能为输水灌田,因此大多位于村外,有时甚至与路并行;两侧的渠埂或为水泥硬化,或为黄土垒砌。渠中一年四季溪流涓涓,长流不息,其水并不很深,即使在最为丰水的季节也不过仅能没过人的大腿而已,更多时候只能没过人的脚踝,水中多生长着一种似韭非韭的青草,约有筷子来高,茎秆挺直,楞沿分明,于春天时候绽开着细碎的白花,指头长短的鱼儿便或在草间伫留不动,或尾巴一摆倏然游去。渠水清澈见底,日间倒影蓝天白云,夜晚倒影星辰月亮;倘若有人牵着羊群迤逦走过渠埂,则必埂上人头羊头朝上,水中人头羊头朝下,偶有微风掠过吹皱水面,则水中的人影羊影又必飘飘荡荡,似被拉长许多,水中的天空青蓝如碧,高而且远,令人不由便要生出倒立的人羊会朝水里的天空坠落下去,一直坠落下去的担心。
水坝的主要功能为蓄水防旱,常常位于旷野幽僻之地,其面积有大有小:大的极目方能望到边际,小的约有数十近百亩,坝中碧水浩淼,翻波涌浪,常被没有出过远门的孩童们想象为海的模样;偶尔水面上空会有几只鸥鹭翩然飞过,为水坝增添着若许的诗情画意。坝中多有大鱼,大鱼有多大呢?据说某人去往坝边垂钓,因为瞌睡,便将钓线系于脚趾头上,想若有鱼上钩,必将扯动钓线,进而惊醒自己,不料酣梦之际一条大鱼吞钩后负痛而逃,结果竟将该人拖至坝中,活活淹死。又一年隆冬时节,一水坝泄水捕鱼,坝中水落泥出,到处都可见到胳臂粗细的大鱼在泥中拼命地甩尾翻跃,锅盖大小的老鳖摆动四肢慌乱爬行;附近的乡民闻风而来,可惜因为面积太大,泥淖太深,鱼鳖又多在距岸远处,只能望之兴叹。后来有人生出办法,回家取来竹编笸箩,帮沿系上四条井绳,然后一人坐于笸箩内,由四人牵绳自狭窄处的两岸缓步慢行,使笸箩贴着光滑的泥面悠悠移至有鱼鳖的地方,坐于笸箩内的人便将鱼鳖捉起,放进笸箩;此法一出,众民纷纷效仿,霎时数十笸箩滑于泥上,场面蔚为壮观。后来有人太过贪心,为捉一条大鱼身体倾出太多,竟致笸箩翻过,身陷泥淖,要不是周围有人身上擦了酒精跳于泥中奋力营救,那人差点便做了坝中之鬼。
在远离村落的岗坡丘陵地带,几块耕田的地头,常有一处两处面积半亩来大、其中蓄满了水的“蓄水池”;春末时节乡民移栽烟苗红薯秧苗,秋初时节乡民抗旱浇灌玉米辣椒,便全靠这蓄水池中的蓄水了。用水高峰时期,水桶、水罐、水盆、水袋一齐上阵,蓄水池内原本满满的蓄水,一天一天的层层向下消退着,裸露出了墨黑的长满水草的泥滩。终于,偌大的蓄水池中只剩池底桌面大小的一滩浊水了,一条半尺长短的黑鱼侧躺水中,凸出的眼珠无奈地瞪着天空,身体偶尔扭曲挣扎一下,似在祈求老天赶快下雨消解旱情,又似在哀求人类手下留情为其留点保命之水,然而乡民们无动于衷,依旧蹲于水前,将浊水一瓢一瓢地舀进水桶,再一担一担的挑往田中;很快池水便彻底涸竭了,水草团团枯死,黑鱼和污泥也一道被曝晒变干成尘……这种局面,直到下次暴雨到来的时候才能改观。
在当年的邓州乡间,每个村落都有三到五口坑塘(在邓州农村,它们被称为“坑”);这些坑塘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位于村内,或位于村口,且又各有自己的名字,譬如“东大坑”、“西大坑”、“锅底坑”等。它们常常是妇女洗衣淘菜、男人饮牛取水的好去处,也是鸭们鹅们快乐嬉戏的好场所。坑塘的四围生着绿树,树干枝叶常常斜逸水上,也长着蒲苇,茎叶肥壮而又葳蕤,秋天里头上顶着株株雪白的絮穗,为坑塘增添着许多的美幻色彩;还有的坑塘水中挺立着几株绿荷,夏日里荷叶田田,青碧夺目,荷花盛开清丽脱俗,美艳似画,尤为清雅的是,一场急风骤雨过后,荷花瓣瓣清新如洗,宛若碧天里闪闪的繁星,水珠滴滴晶莹如玉,在荷叶的表面上滚来滚去,又间或有只青肤白肚的青蛙蹲坐荷叶上面,久久的动也不动,做着老僧入定般的神态。倘有闲情逸致的行人路过,必流连驻足,观之赏之,赞之叹之,羡为人间仙境,油然而生超凡脱俗之感。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