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的艺术还原与超越

2021-10-19 16:35:54 作者:魏蕴晓 来源:
分享到:

反映邓县解放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突破口》在中宣部电影频道播出。这部电影是以解放军优秀战士、丁叔恒的学生郭文庚主动请缨混进城内,以摸清敌人的城防部署,寻找突破口为主线,对解放邓县这一历史题材的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就像编剧于峰所说,它与以往反映邓县解放的电影《小花》和电视剧《桐柏英雄》不同,《突破口》是对历史事件、对人物的真实还原:正面一号人物郭文庚原型取材于打开邓县突破口的英雄群体,并运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以往影视作品对反面人物丁叔恒的塑造有所偏颇,面具化严重,而《突破口》中的丁叔恒充分还原他对民众、对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对信仰的忠诚偏执。

电影《突破口》人物的塑造更具人性化,更加接近真实性。人,永远是战争的核心。陈凯歌曾说,“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一定要从人物开始,同时要终结于人物。”电影《突破口》把故事放在了“人”身上,这种方式也能让观众对这场战争产生更强的代入感,以及更深的思考。

丁叔恒这个人物在故事中始终贯穿其中,性格看起来比较柔,没有了以往影视作品中的心狠手辣,即使在与解放军对抗中,也没表现出特别的穷凶极恶和疯狂的一面。特别是,一方面他重视教育,担任双忠中学校长的同时,还兼任着学生们的英语教师;另一方面解放邓县时,他作为反面人物下令全县所有民团部队集中城内,准备御解放军于城外。对于郭文庚的劝说,丝毫不为所动的同时,还念及师生情谊,热心为郭文庚和吴敏熙举办婚礼。当王世祥将郭文庚带到丁叔恒面前,指证郭文庚是共军时,他也没有对郭文庚下死手,只是把他关押了起来。创作人员站在现代历史角度上,用理性和审慎的目光,来塑造和处理这一人物。

在电影中,郭文庚这个人物的塑造基本上是简单化的,既没有突出人物机智勇敢的一面,也没有体现出人物浓墨重彩的情节一面。在全剧中,解放军指战员、丁叔恒及其他次要人物,冲淡了郭文庚作为主要人物的突出地位,反而觉得郭文庚是生拉硬拽进的一个人物。故事情节处理得也相对简单,比如,在丁府能够随意翻动丁叔恒的书房?深夜,郭文庚乔装打扮甩掉尾巴,借着夜色掩护对内外城展开侦查以寻找突破口,不料被暗中监视的民团团丁堵住,黑夜里一场混战,郭文庚最终脱险等等。另外,郭文庚和吴敏熙的爱情故事,处理得非常平淡而没有传奇性、起伏性。在丁叔恒准备逃跑时,王世祥莫名其妙地给了吴敏熙一枪,让人错愕而不理解。故事情节的处理既武断而不合常理,缺乏起码的情节铺垫。

矛盾冲突对比,是《突破口》呈现给观众的重点。从故事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两军对弈时的条件矛盾。在战争开始之前,邓县地方民团、反面人物丁叔恒就在县城四周修建加固了内外两道城墙,城内三万爪牙如狼似虎,八百碉堡明藏暗伏;城外护城河引刁、湍二水蓄灌,河上设一水闸,关之可蓄,开之则泄。蓄水时,河宽六丈,水深十尺,浪大流急,长年不冰;河底遍扎鹿砦,密布铁网。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后解放军指战员为寻找突破口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炸水闸、郭文庚深入城内寻找城防图等等。

作为战争题材,动作自然是电影的重头。在《突破口》中,以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深度再现了邓县的宏阔景观。电影先从高层的战略布局切入,再以解放军战士为重点的描述上,插入适当的守城民团描述,用简单的大全景,交代两军的状况和差距,从侧面烘托了解放邓县的困难。

影片采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尤其是在攻打城墙时,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身筑起过河的桥等情节,把战场上的生死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制造出独有的紧张感,让观众为解放邓县而付出生命的烈士肃然起敬。可见,每个动作戏不是单一的展现,更是对人物关系起到极强的辅助作用。后续紧接着的枪林弹雨,则更加震撼,导演们通过自己对战争最擅长的表现手法,让观众能直接体会到血肉的疼痛。

(作者系南阳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宛城区影视家协会主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