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往事

2022-05-24 18:04:00 作者:王彩霞 来源:
分享到:

往事如梦,我们的高中时代,在改革开放前夕,是巨副名作前的饱蘸浓墨,因为璞化未开才独领风骚,因为承前启后而惊世骇俗。

八十年代的高中生像刚睁开眼睛的斗牛专注而勇猛,他们经历了“白卷英雄”和“不学ABC也当接班人”的小学,没条件没意识阅读四大名著和百科全书,在茫然不知所云中硬背死记了历史和地理,又在迷茫里迎接着唯一的能改变命运的高考。

初识二中,第一次远离农家,满怀着憧憬和希冀来到县城的高中,是自己骑自行车托着长长的帆布麦袋来的,那是在学校食堂吃饭要交的粮食。9月份的天气已经不很热了,可一路兴奋地骑行到二中门口时,我已然是满身满脸的汗水。自行车本可以从校门直接骑进院内,但到大门口时我还是忍不住下了自行车,吃力地扛稳车身,仰望着宏大的校园大门:两边是一幅对联“趁青春犹在闻鸡起舞 当风华正茂秉烛破夜”,一股逼人的气势横贯全身,我至今清晰地记得这幅对联对当时的我的巨大震撼。至此,跟“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家教一起形成了我青年时代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人生信念。

进入大门,是两棵硕大的玉兰树,往里走就是一个圆形的花坛,周边是一些冬青树。校园大概分三部分,靠大门的东南部分是教室和办公室,西北部分是教师住室和学生寝室,最北边就是很大的操场,操场的周边是院墙,这院墙边便是我和同学们休闲和“娱乐”的地方。那时候我常约瑜来这里背单词,其实我是学烦了来休息的,可是瑜不容许浪费任何时间,哪怕是吃饭和上厕所,即使如此,来这里背单词我也感觉很“休闲”且开心了。

没有放弃梦想追逐,我们每天重复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内容,在书山题海中穿梭,演绎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悲壮故事。当我一遍遍背诵《离骚》时,遥远的屈原似乎也在帮我实现梦想,语数外明明不是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日三餐,我却觉得它们坚实不逊钢铁地支撑着我。抽象的理想和未来,在筑梦的二中,近在眼前,我们孜孜不倦地钻研着如山试卷上的每一道数学题,坚信只要破解掉这道题就可以接近,只要再破解十道百道千道,就可以触碰。为了走出农门,一次又一次品味咬牙与坚持,一趟又一趟地体验痛苦与忍耐。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用并不充盈的体力却十分顽强的意志与疲劳、失眠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每天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却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放松,每天都在憧憬海市蜃楼般的大学生活,却不知将来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给你一个杠杆,你可以撬动地球”。这不是物理老师,而是教历史的史老师常给同学们说的话。这话使大家很激动,我甚至有点莫名的感动。虽然都不知道这杠杆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却都在拼命寻觅这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内心翻腾得让人发疯的杠杆——那是人生的信念。史老师很年轻,虽然只是地方师范毕业,但历史课讲得很棒。年龄相近的他,很理解同学们内心的躁动。有一次我们班高同学因谈恋爱被学校预备开除,史老师找到校长,以辞职为条件保高同学,结果,高同学没被开除,史老师虽没有辞职,却被学校处分了。

那时高考比现在晚一个月,是7月7、8、9号,天热得多,没有空调只有蝉鸣,头懵懵的——塞满了备考的题和梦……

高考结束后,我们并没有多少的释怀和轻松,因为要对答案、预估考分和填报志愿,更重要的是回家不知道怎么面对“江东父老”的疑问。不到放榜不能回家,放榜后,榜上无名更是有家不能归。

幸运的是我考上财校,比我早一年被财校录取的同学琴带我认识校园周围的环境。校园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公园,里面有个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那天,天阴阴的,微雨欲来,湖上飘着淡淡的雾,仲夏的苍翠显得朦胧,平静的湖水显得深邃。我被那湖上的雾沉醉着忧伤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