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窝戏”——灿烂的艺术之花

2019-07-02 16:22:46 作者:笑熬浆糊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我市东南25公里处的小杨营镇,东临新野上港乡,西面南面与构林、刘集接壤,北面与桑庄相连,穿乡而过的刁河水,润泽着一方百姓。

  自古以来,小杨营镇当地群众酷爱民间艺术,这里广泛流传着“种地不种地,也要玩玩意儿”“稀饭饱不饱,大戏得看了”“锣鼓响,嗓子痒”的顺口溜,因此,说书弹唱、秧歌旱船、唢呐锣鼓、皮影木偶等,恰如天上的点点星光,闪亮在这一方文化气息浓厚的土地上。

  小杨营镇不仅有战国杨岗遗址、汉代朝阳县遗址、白庙岗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五龙桥、邓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舞和花棍舞,是南阳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线木偶”戏唯一存在地。

  提线木偶戏,当地人们俗称“被窝戏”,这是民间对提线木偶戏的一种形象说法。提线木偶这种小戏,幕后演员和舞台上的木偶原本要一起随着音乐节奏扭动,形成有机的一体,才能使得表演惟妙惟肖。表演时只能让观众们看到舞台上木偶的一招一式,为了避免穿帮露馅,幕后演员需要像捂在“被窝”里一样神秘,这就有了“被窝戏”一说。

  关于提线木偶戏的起源,有这样一则故事。据传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城,当时汉高祖的军师陈平出谋划策,用木头制作成人的模样,在东、西、南城门分别唱木偶戏。这一计策诱使敌方全部集中在东、西、南城门看戏,只有北门空虚,汉高祖趁机从北门逃脱。民间亦有“陈平先师做傀儡,汉旨天下保万民”之说。

  说到小杨营镇的提线木偶戏,那就要提及第一代传人黄金荣老师了。大概在1963年,18岁就走南闯北卖艺的黄金荣,在邓州小杨营镇靠这种“被窝戏”度日,后来他又收了几个徒弟,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发扬。

  “文革”后,大概在1979年至1987年间,黄金荣老师和他的徒弟们又开始四处演出,使小杨营镇提线木偶戏迎来了黄金时期,树林下、田间地头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黄老师表演精湛,演技高超,多次荣获表演奖,1998年在南阳市举办的第二届戏曲大赛上,他表演的“狮子斗宝”“姑嫂争夸计生好”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后来,黄老师因身体健康原因,加上提线木偶戏在多种文化表演形式的冲击下,路子越来越窄,不得不停演了。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天,一生喜好吹拉弹唱的现任小杨营镇文化站站长杨建群,走在小杨营的大街上,无意间一脚踢出一个雕刻精致的木偶头。杨站长将它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依稀可以看出它妆容粉彩匀称和谐,直觉判断这应是一件稀罕宝贝,可它是从哪里流落到此呢?

  杨站长多方探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找到了它的出处——正是黄金荣老师藏在亲戚家的提线木偶道具。原来在“文革”中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提线木偶,让黄老师把道具藏在了亲戚家里,亲戚认为这些物件不会再有什么用途了,便让自家的孩子将木偶头拴上绳子,当作玩具拉着满街跑着玩耍,可能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个别木偶遗失,才有了被杨建群站长一脚踢出来的偶遇。

  1996年,在杨建群站长的努力下,将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文化站投资搭建了一座小舞台,又策划了几个小节目,提线木偶戏又回到了群众生活中。目前,小杨营镇“被窝戏”提线木偶的表演,已传至第三代,现有7人能够上台演出。

  提线木偶戏艺术感染力强,由于它具有队伍小、舞台小、道具少等特点,便于深入基层、深入偏僻地区演出,有着一定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小杨营镇的提线木偶戏在历史、宣传、教育、观赏、联谊、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宝贵价值。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期盼文化小康已成为农村群众的一大心愿,实现文化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农村。由于各方面原因,艺术人才被湮没,但他们内心一直热爱和向往艺术。建设文化小康,这就需要制定切实的措施让文艺人才在农村扎根,通过他们的辛勤耕耘,让民间文化真正惠民利民,让农村这片沃土,开放出灿烂的艺术之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