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里人”的习俗

2019-07-09 16:43:36 作者:笑熬浆糊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话说康熙三年,天下形势风云急变,郑成功部将黄廷审时度势,入漳投降。

  投诚后的黄廷后来率部进京,在寒冬腊月天,行至卢沟桥时接到清廷圣旨,就地待命,清帝封黄廷为“慕义伯”,赐御匾“表率元勋”。清廷为防其“功高盖主”降军哗变,急命黄廷停止进京,率军自卢沟桥一路南下,沿途疏散各个分支部队,自卢沟桥南下落籍河南,沿途临县留兵屯垦。留在南阳者,分驻方城、唐河、新野、镇平、南阳、内乡、邓县(州)等七县。慕义伯黄廷本人率五营亲兵5600余人,于腊月二十四日抵达邓县(州)。

  邓州知州黄怀玉奉圣命优抚,挑选邓州城西至邓州西北四十余里冠军故城刁河湍河二水之间,即当时的官道两侧的肥沃土地,迁出原住民,腾地设立黄渠、新店、茶店、曲河、冠军五个行政官兵里,即人们常说的“闽营五里四十八村”,实行屯垦待命,寓兵于农,藏兵于民。

  “营”实为军营驻地或为专属性军队,明清军户常用“营”表明身份,“闽营”即是明军中专门由福建籍官兵组成的部队,郑成功部将黄廷以及许胜公们多为福建一带人士,其部下应多为闽南人,所以他们奉旨抵达邓州屯垦所形成的村庄聚落也就被当地人成为“闽营”,部落居住人也就自然被称为“营里人”。

  “闽营”这种因历史变迁而形成的独特村营,在邓州主要分布在张村镇、文渠镇、九龙镇、赵集镇、裴营乡、罗庄镇、花洲办、古城办、湍河办、杏山区、桑庄镇等乡镇,这些居住地名一般都带有“营”字,明显具有军事痕迹。

  闽营人从此在邓州居住,与地方居民世世代代联姻通婚,和睦相处,至今虽经中原文化三百五十余年的浸润熏陶,但他们的生活习俗,还顽强地保留着闽南文化的某些特点——

  他们普遍爱吃大米,擅长捕鱼,具有明显的海岸渔民之风;他们行侠仗义,乐于助人,尊奉妈祖,笃信天后;他们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送灶神,这一点就与中原北方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时间略有不同。据说当年“营里人”至邓日为腊月二十四日,此时小年刚过,他们就补过小年,一直流传至今,渐成“营里人”的独特风俗;他们春节过大年三十,不过初一。据传为维护地方治安,让邻里乡民愉快欢度佳节,每逢新年,当时首领都晓谕部下提前一天过年,大年初一则巡逻执勤,一心为民,过年三十的习俗也被沿袭下来;他们在称呼上,明显与当地迥异,称曾祖父为“早公”、曾祖母为“早嬷”、祖父为“公”、祖母为“嬷”、父亲为“嗲嗲”、母亲为“娘娘”、姑为“高”、哥称“香”、姐为“撇”等。

  他们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用旺火去蒸,尽量使糕的顶部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过去逢年过节,当地蒸供飨馒时还要加上“建曲红顶”,建曲为福建特产,现在“碗糕”大都是放红糖蒸的,俗称红顶馒,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也借以怀念故土;他们普遍思维敏捷、性格活泼、又健谈广交、信守承诺,颇具沿海人胸怀广阔的遗传基因。

  邓州闽营人,因来自东南沿海,其祖先世代与洋人打交道,开化较早,见识颇广,商业意识很浓。迁居邓州后又集中居住内邓公路两侧,该路自古就是东南江汉到西北商洛一带的交通要道,加之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极利于商贸经营。所以闽营人除在聚居的邓州城区、十里铺、屈店、文渠、庙沟、冠军店等集镇世代经商外,另有沿途摆摊设点的小贩,经营土产山货、中药材及邓州烟叶等农副产品。

  以伯府宅、西许营等为代表的福建村,因三百五十多年前的政治历史原因,所形成的邓州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后代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教育早已中原化本地化,但他们仍渴望着能够到福建东南沿海寻根祭祖、联宗认亲,渴望着能和故地原籍亲人连续几百年的亲缘,渴望着人通、物通、文化通、经济活、尽早实现中华复兴梦,渴望着早日看到祖国海峡两岸的大一统和大团圆,实现真正意义的两岸一家亲、天下华人一家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