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中的“冤案”

2022-08-26 11:11:45 作者:李 林 来源:
分享到:

许多词语的形成,都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认识的结果,由于认识的偏差,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含义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的,就形成了词语的“冤案”。尽管后来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但由于司空见惯,人们仍然沿用它不以为非。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螟蛉之子 螟蛉,是稻虫螟蛉一类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上古人们认为蜾蠃不产子,则喂养螟蛉为子。《诗经·小雅·小宛》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因而,人们长期把收养的儿子称为螟蛉之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南朝宋代人陶弘景就发现了问题,陶弘景小时候读《诗经》,对蜾蠃养子之说不轻信,便留心观察他们的活动。观察后,他发现传说与事实相悖。一天,螟蛉正在窝内活动,蜾蠃飞来,用尾部毒针刺螟蛉,螟蛉立刻僵卧不动。于是,蜾蠃的幼虫就来咬食螟蛉。原来,蜾蠃有自己的后代,它背螟蛉回巢,不是抚养,而是作为子女的食粮!陶弘景的发现为后人赞许。现在的许多词典都注明陶弘景发现的事实。但“螟蛉之子”作为“养子”的代称仍没有被废止。

登徒子 登徒子,作为一个概念,向来称人们视为好色者的代称,其源于战国时期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有一次在楚王面前讲宋玉的坏话,说宋玉体态潇洒俊秀,能言善辨,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

一天,楚王以登徒子所说询问宋玉。宋玉答曰:“体态潇洒俊秀,这是天生的;能言善辨,这是老师教的;至于好色,这是我所不具备的。天下的美女,没有超过楚国的。楚国漂亮的姑娘,没有超过我家乡的。而我家乡美丽的姑娘,没有超过我东邻那位女孩子的,那位美丽的女子增一分就显得太高,减一分就显得太矮,脸上搽粉显得太白,涂抹胭脂就显得太红,眉毛像翠丝的鸟羽,肌肤像高山洁净的白雪,腰如束了一条素带,牙齿像含着白色的贝壳,她嫣然一笑,能够使下蔡、阳城的人都为之倾倒。但这位女子‘登墙窥臣’(趴在墙头上注视我)三年,我至今还没有接受她的爱情。”

宋玉的一番话,不仅打消了楚王对自己的疑虑,反而使登徒子落得个好色之名。千百年来,人云亦云,都把登徒子作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在杭州下榻,召集一批学者读古典文学。在谈到《登徒子·好色赋》时,毛泽东认为登徒子并非好色之徒,宝贵易妻,这在旧社会是常见的现象;登徒子作为朝廷命官,完全有易妻的条件。可是,他妻子那么丑,他不仅不易妻,而且长期厮守,并生了五个孩子,这说明他不仅不好色,而且是执行婚姻法的“模范”。

毛泽东之说,入情入理,第一次为登徒子翻案,不过,习惯成自然,登徒子在词语的海洋中,仍然还背着“好色”的黑锅。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想扩张领土,称霸诸侯,问计于孟子。孟子趁机宣扬王道思想,指出梁惠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这话的大意是说,用您这样的做法去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就像爬到树上去抓活鱼一样,根本无法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缘木求鱼”作为成语流传下来,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绝不可能达到目的。千百年来,中国人坚信这个成语喻义的正确性,深信鱼是不能爬到树上的,到树上自然也抓不到鱼。可是,现代科学考察发现,热带雨林气候地区确实有一种鱼,靠鳍的支撑,能爬到树上。不过,科学发现也没有危及这个成语的生存,人们仍然照传统的喻义运用“缘木求鱼”一词。

词语中的“冤案”不少,只要我们平常稍加留心,便不难发现,了解词语中的“冤案”现象,不仅有利于认识语言发展的轨迹,而且有利于丰富大脑中的知识宝库,增加生活情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