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强化帮扶增活力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如果说搬得出是移民顾全大局,为国奉献,那么稳得住、能发展和可致富,就是迁入地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万多移民、31个移民点分布在19个乡镇,人口多,布点多,任务重,压力大。如何能够让移民来到邓州,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对此,各乡镇和市直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用一腔真诚大爱,奏出了血浓于水的爱心乐章。
保稳定,促和谐。自移民搬迁伊始,有移民新村的乡镇党委和政府,就深刻认识到只有确保移民群众思想安定,才能保证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每一个移民点,乡镇都挑选两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副科级领导分包,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社区两委班子,成立了民主议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对居民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居民生产生活困难定期排查,及时化解,适时跟进解决,移民村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每个社区民心安定,社会稳定,干群关系融洽。让移民村与周边村结对子,搞互助,相互传递信息、技术,介绍民俗习惯,增进了解,互融互通,引导、撮合适龄青年结为终身伴侣,农闲时走走亲戚,农忙时相互帮助,促进了移民社区与周边社区的大融合。
理思路,促发展。移民群众自搬迁以来,经济生产模式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居民收入一度呈下降趋势。为此,各乡镇和市移民局积极谋划,想方设法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不断丰富大家的钱袋子。先后组织移民村村组干部、党员、经济能人分批次到郑州、西安、焦作及山东、浙江和周边典型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回来后,及时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外地经验谈体会、讲打算,人人发言,各抒己见。通过反复讨论,集思广益,各移民村都理清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按照“精致、特色、高效”的原则,指导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确定了“以农兴业”“以养兴业”和“以工兴业”的思路和举措,引领移民增收致富。近年来,全市投入生产开发扶持资金6786万元,建设一批大棚、厂舍等基础设施,吸引大批资金进入移民生产发展之中,建成养殖小区30处,占地1439.2亩;建养殖棚舍186座;建钢构针织、服装厂房4座,面积3500平方米;建塑料大棚413个,占地406亩;建温室大棚122座,占地366亩;建保鲜库6座,占地2200平方米;建莲菜池22个,占地350亩。截至目前,31个移民村,村村有项目,户户有收入,移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多帮扶,解难题。各乡镇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持移民村“畅、亮、美”景象,开展以“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村整治活动,优先将29个移民社区全部纳入示范村。组织移民社区开展“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整治,即做到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整洁。采取村自筹、社会帮扶、市乡补贴等办法,统一配备垃圾清运车和保洁工具,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移民村修建生产道路260公里,新修桥涵51座,新打机井68眼,达到了50亩地一眼井的标准,确保旱能浇、涝能排。协调资金2.98亿元,整治硬化排污渠2.6万米,安装护栏8000米,高标准打造了村级文化广场31个。
送关怀,暖人心。乡镇党委和政府在努力,城区的市直单位也在行动。大家视移民为亲人,心系移民,情连万家,把优质服务送到移民的家门口,使移民处处时时都能够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市委宣传部积极组织有关单位服务基层、服务移民,不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工作者、科技专业人才和医务工作人员,走向农村的田间地头,使更多的移民群众得到实惠;水利部门根据市里提出的“手一拉电灯亮,手一拧水常流”的要求,安装新设备,维修旧设备,只要移民需要,工作人员保证第一时间赶到;广电局坚持“一切为了移民”的服务宗旨,对移民特殊关照,广播和闭路电视进村入户;电业局提出了“只要政府、医院不停电,移民村供电不间断”的口号,遇到移民村电力设备需要安装或维修,专业队伍就会立即赶到现场;农业局在春耕或小麦播种期间,让所有的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对移民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服务;教体局为移民教师、移民学生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在第一时间内安排教师上岗、学生入学;安监局深入移民村,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公安、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及时为移民办理户口、婚姻、新农合等接转手续;科协、科技局、畜牧局、劳动局等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对移民进行义务培训;工会、信访、综治、维稳、移民、林业、共青团、人武部、妇联、司法部门等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与移民村建立对接机制,实行部门联动,解决移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送去党和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