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永远的标杆
2015-05-25 09:50:58
作者:王 鸣
来源:
回忆母亲往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刻苦求学,自强自立。母亲王广衡,1926年出生在镇平县柳泉铺一个农民家庭。长到10岁,她渴望上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好在外公识文断字,支持母亲带着弟弟外出到许昌“打工”求学。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入的是一家教会办的孤儿院。她每天一边为十几个孤儿洗衣、做饭,一边在教会的学校听课,很苦很累。夏天的日子还好过些,可到了冬天,晚上姐弟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冻得发抖。白天洗衣服、洗菜,母亲的一双手冻得红肿。即使这样艰苦,她带着两个弟弟从不中断学习。一年,许昌瘟疫流行,母亲姐弟三人都被传染,病情严重。外公拉板车跑三四百里,把他们接回家,用中草药单方治疗几个月,才把他们三人从死亡线上救过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恢复,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又回到孤儿院,边做工边学习,直到抗战兵荒马乱,孤儿院关了门。 吃糠咽菜的穷日子,“跑老日”的动乱岁月,没有半点动摇母亲的求学之志。她坚持自学,直到1947年,听人说湖北老河口富民医院招收护士,并可以考护士学校。母亲便决心去投考。哪知到了才知道,报考还有条件:一是要有一件白色护士服,二是一只钢笔,三是一块怀表(方便查病患脉搏时用)。这可难坏了穷家女孩,从家里带的钱,除了做件护士服,连吃饭都困难。于是,母亲只好借。借不来钢笔,就借一个笔帽插在护士服的口袋上,怀表借一个不会走的装装样子。在当时的农村,封建主义统治下“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母亲跑到外地求学,是冒了大风险,而且花了那么大代价。考试前一天,她结识同样来投考的两个穷苦女孩,她们三人都把此次入学之考当作改变人生命运的大事,还跑到汉江边上立志,一定要考上,考不上就对不起父母,就没脸面回去见乡里乡亲。她们三人还约定,考不上就抱团在这里跳江…… 感谢苍天,她们三人都考上了富民医院护士学校。当时的护士学校,学员还要为附属医院洗病员的脏床单、衣服、用品等。每天干半日的护工活。有时还要背尸体到太平间等。这些艰苦条件,一些女生坚持不了就半途退学。但母亲扛下来,并且和入学时相约的两个穷家姐妹,都实现了护士学校毕业的志愿。母亲直到晚年,都很珍惜她们当年中专卫校的毕业合影。因为有了这个学习机会,母亲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新中国成立后,她到邓州妇幼保健院任医师,救死扶伤,以医疗技术服务社会成为她终生的事业。 我很幸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不仅自己从小渴望知识,勤奋求学,而且我爸爸宋恩信也是那所富民医院的医师班毕业生。当年母亲的远行求学,不仅成就一生的事业基础,而且成就了自己的婚姻。 我家兄弟姐妹四人,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无不努力求学,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文革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考,母亲鼓励我从初一的课程开始复习。之后,又给我报名到邓州二高学习。1978年初夏,高考在即,可是母亲突然糖尿病并发症,糖中毒出现昏迷。全家人忙作一团抢救,并喊来救护车。当时,我在二高中紧张复习。当家人把母亲抬上救护车的时候,她苏醒了,对我姐姐王平说:“不要叫小鸣回来,别耽误她复习时间。”在母亲心中,儿女们学习从来是大事。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为邓州医疗事业无私奉献40余年。在80年代她评为中级医师职称。但她最为珍惜的是作为妇产科医师,几十年为数万分娩妇女接生,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记得在50年代、60年代,阶级斗争为纲给父亲、母亲的人生道路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母亲心中追求的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争取当模范进北京去见毛主席。这也许是那个年代一代人的奋斗目标吧!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先后考上中专、大专、本科,学习了土木建筑专业、又读了经济管理专业。自己在建设银行南阳分行从事工程造价审价、在省财政厅从事政府投资评审等工作,三十多年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工程技术领域和工程造价领域为国家节约了上亿元的建设资金。每当我以专业技术为社会服务有所进步时,总会想起母亲的教诲,想起母亲在前边竖起的人生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