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忧乐在邓州(上)

2020-06-16 11:45:42 作者:杨德堂 来源:
分享到: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少有大志,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为官38年,一生忧国忧民,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北宋宰相韩琦称赞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称他是“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因主持庆历新政受阻,自请外放。其间任邓州知州三年,他把忧乐精神也带到了邓州, 并根植于邓州这方沃土之中。

孜孜民事 政平讼理

范仲淹请知邓州,尽管当时政治环境险恶,但其忧国忧民的抱负却坚定不移。他在给仁宗的《邓州谢上表》中,陈述了守边首尾四载和改参大政的甜酸苦辣,重申了自己“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的信条。最后表示要:“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仲淹知邓三载的情况,《嘉靖邓州志》把它高度概括为“孜孜民事,政平讼理”。

公元1045年底,范仲淹一到邓州,便深入民间了解民风民俗和百姓疾苦,与邓州百姓同忧乐。他的“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他早出晚归拜询邓州父老的感人情景。范仲淹还按照当地风俗,带领僚属参加民众的祭风师活动。祈求风师刮风要大小适度,以使万物生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天不遂人意,庆历六年(1046年),邓州自秋至冬数月干旱,二麦枯黄,百姓发愁,范仲淹更是心急如焚,他不但带领百姓整修陂堰,引水抗旱,还每月三次向朝廷奏报旱情。待到普降瑞雪,他在州衙铃斋置酒款待贺雪的人们。当他想到来年五谷丰登的情景,便饮酒击筹,且舞且歌。这时因公出使邓州的河东提刑张去惑、将作监丞襄州通判贾黯都赋诗志贺。范仲淹在《依酌答贾黯监丞贺雪》中,抒发了自己的喜悦心情:“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一场大雪,不但排除了“瘟气”,迎来了祥和之气,而且还预见到了来年五谷丰登的景象。你看,旷野上那些打猎的人们显得神气十足,酒店里人声喧闹,饮酒助兴,一个“稠”字生动地描绘出了邓州百姓的喜悦情景。

千古名篇 贯古流今

范仲淹知邓后,因民风淳朴,政事绝简,心情好了,病情也减轻了。故而有时间静下心来回顾总结自己一生的从政得失,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据不完全统计,他写于邓州的诗文、书信,现存仍有76首(篇)之多。这些诗文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公元一零四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滕子京之请在邓州花洲书院写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之所以千年不朽,不但因仅360余字的短文,结构严谨,字字珠玑,文情并茂,气势磅礴,成为文学宝库里的一篇瑰宝。更是因为它蕴含的崇高精神境界。文章熔山水、政治、情感、理想、人格与一炉,用纯青的火候为我们铸炼了一面照史、照文、照人的铜镜。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声,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是对自己一生做人为官之道的全面总结,是其忧乐精神的高度概括。邓州,作为范仲淹优乐精神的结晶地而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忧乐精神也成了邓人骄傲千年的邓州精神。(待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