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元宵月正圆

2019-02-26 10:28:39 作者:滕跃堂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十五以内是春节,元宵节过完,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落下帷幕了。元宵佳节闹元宵、狮子旱船和踩高跷等民俗表演让人们在欢心喜悦里,充满对来年的期待。下面我截取几个以前元宵节的场景,希望唤醒大家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点扫帚疙瘩

  我小时候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农村物质尚且匮乏,并没有今天绚烂的烟花。元宵节的晚上天总是冷晴冷晴的,圆月高挂,如同白昼。小孩子们早早吃完饭,手里掂着大大小小用绳子拴好的扫帚疙瘩,来到村外,麻溜地点燃,开始欢快地抡起来,像一条条火龙上下翻滚,大家欢笑着、跳跃着,尽情享受着元宵的快乐时光。管它手脸弄得黑黢黢的,甚至被火焰烧到头发和衣服,还在傻笑着、闹腾着,不知疲倦。

  元宵佳节闹女婿

  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每年元宵节各家的新女婿都会到丈母娘家来过节。新姑爷一定会买来不少烟花和爆竹,让岳母家的小孩子放着玩,孩子们放烟花的时候会引来许多同村男女老少驻足观望,大家看着烟花,议论着这家的新姑爷,其乐融融。新女婿是丈母娘家的娇客,家里会特意准备一桌上好的酒席,女婿坐上位,由姑父陪着,再邀请本家的长辈和自己一家的平辈作陪,热热闹闹地喝酒、聊天,度过一个欢快的元宵节。如果这家出嫁姑娘的婶婶和嫂子们多的话,就会轮流给新姑爷敬酒,拉拉扯扯很长时间,直到把新女婿灌晕为止。

  逛庙会看大戏

  元宵节当天,农村十里八村总会有一处庙会,人们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从四面八方涌来,有骑车的、有步行的、有拖家带口的、有呼朋引伴的。庙会上人头攒动,做小生意的散布在四周,卖糖人的、卖米花疙瘩的、卖梨膏糖的、卖各式小玩具的,小孩和大人穿梭其中,买卖声和吵闹声此起彼伏,小孩子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嘴里吃着吃食,手里拿着玩具,欢快极了。

  庙会前面早已搭好了戏台子,豫剧、越调和宛梆目不暇接。曲目大多是一些教化戏和传统剧目,像《穆桂英挂帅》《薛仁贵征西》《十五贯》《李天保吊孝》《墙头记》等等,传递正能量,教育人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对摒弃农村陋习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有时元宵大戏连唱三天,一个折子戏连唱好几天,引得人们天天赶庙会。

  记得豫剧《墙头记》的故事,三个儿子都不养父亲,导致父亲流落街头。老人的一个朋友看不下去了,把老人的三个儿子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他们的父亲年轻时做生意挣下一大笔钱,放在他那儿,准备哪个儿子孝顺就留给哪个儿子,儿媳们一听争着照顾老人。最后父亲过世,老人的朋友打开箱子一分钱没有,还把三个儿子教育了一番,让他们无地自容。我想看过这个剧目的农村孩子一定会受到教育,在心里埋下孝顺的种子。

  现在的元宵佳节,内容丰富,吃的、看的、听得让人应接不暇,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被父母和长辈宠成小公主和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吃苦耐劳和抗挫折能力,多么希望这些孩子能有机会过过以前的元宵节,忆苦思甜,让他们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