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今古城广场西紧靠砖城河那条街,叫“三贤路”。为什么叫“三贤路”?因为它和“三贤祠”有关。
我们邓州城里,原来有座“三贤祠”,座落在卫生路中部的“三贤小学”附近。那座“三贤祠”为明代建筑。里面供奉着三位全国闻名的历史人物。他们便是韩文公、寇莱公和范文正公。邓州人为何要建祠供奉他们呢?因为这三个人都和邓州有些关系。
祠中的韩文公,主要与韩营村人有关。据传,他们是韩愈的后裔。
韩愈(768-824年)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年丧父,由嫂抚养。自幼刻苦学习,24岁中进士。他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当时另一位文学家柳宗元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在文学上地位很高,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韩愈排在首位。但在政治上,一生仕途坎坷,几经浮沉。他虽先后做过兵部侍郎和吏部侍郎的京官,但由于敢于直言,屡屡遭贬,他在被贬为潮州刺史路经邓州时写过一首《次邓州界》的诗。他与邓州关系特殊,被供奉于三贤祠,是因为韩营人是他后裔的缘故。祠建于韩营,韩营人常想起自己的老祖宗。韩愈是一代好官,让他与寇莱公、范文正公坐在一块儿倒也相配。
寇莱公和范文正公被供奉到祠里,是因为他俩都曾在邓州当过官,邓州人敬仰他们。
寇莱公即寇准(961-1023年),北宋政治家,字平仲,华州下 (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元年(1004年),辽(契丹)军进攻时,他任宰相。当辽兵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今河南濮阳)下,投降派主张南逃,寇准力劝皇上御驾亲征。宋真宗听了寇准的话,勉强到澶州城南城。这时又有人劝皇帝逃跑,寇准说“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如果后退一步,军心就会瓦解。”在寇准等人的催促下,宋真宗才渡河到达澶州北城。辽军逼迫城下,宋军出击,打败了辽军。寇准为官,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直言敢谏,清正廉明,体恤民众,被人誉为“天官寇准”。因遭人陷害,寇准被两次罢相到邓州。第一次是公元996年,被罢相后贬到邓州出任知州。1015年再次罢相,又出任武胜军节度使到邓州。寇准作为京官,居相位心系天下,到邓州后心系邓州这一方百姓。为纪念其功德,理所当然地被供奉到祠里。
范文正公即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范文正公是宋英宗加封的。范仲淹幼时父死母嫁,自幼就过着漂泊的流浪生活。当他漂泊到河南商丘时,立志奋发读书。可是,贫穷的生活迫使他“划粥而食”,把一碗粥分作几顿来吃。这使他对人民生活有了切肤了解,他在少年时就有大志,决心“以天下为己任”。公元1015年,范仲淹中进士,奉命与韩琦抵御西夏,当地人民赞誉他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人对他也很敬畏,称他为“小范老子”,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范仲淹威震西夏,声望日高,1043年升为参知政事,当了宋仁宗的副宰相。他和欧阳修、富弼等人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向朝廷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减徭役”的十项改革建议,遭到保守派反对,被贬到邓州当知州。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他在邓州花州书院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千古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范仲淹平易近人,为政清廉。他曾两次卸任邓州。头一次卸任时,邓州百姓拦道挽留,送“万民伞”,不让他走。他只好又留任了一年,才离开。被人誉为“万民伞”的范仲淹,后人把他供奉到祠里,真可谓受之无愧了。
韩文公、寇莱公和范文正公,这三位外乡人,邓州人因敬仰他们一个贤字,为他们建了一座三贤祠,让他们享受着后人供奉的缭绕香烟。
邓州人建三贤祠,是给为官者树立个榜样;邓州人建三贤祠,也是张扬一种追求,这种追求现在仍然需要!